特别报道学研行:狮山教育的理想改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2-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以“学研行”组织建设为路径,培养“大城良师”,点亮教育未来,一座有情怀、有底蕴、有内涵、有高度的“岭南教育名镇”正从理想变为现实。

    ————————————————————

    多年前,黄华斌只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一位普通体育教师,过着平淡的教育生活。

    怎么也没想到,几年后他成了全省知名的“金牌体育教练”、南海区狮山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干得有声有色。就在前不久,他的团队成员杨钦在全市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特等奖第一名。

    黄华斌的故事,是近年来狮山镇教育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故事的背后,是狮山教育人以原创性的“学研行”组织建设理念为方法指引,探索教师成长新路径,培育“岭南教育名镇”的教育梦。

    “我们的国家有‘中国梦’,狮山教育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通过一系列教育创新行动,营造美好的未来教育生态。”狮山镇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梁刚慧说。

    一座城镇的教育理想

    2020年教师节,狮山镇举行了一场教育发展论坛。镇党委书记林健殷切寄语,为教师送上暖心祝福。

    论坛的重头戏,是一份全镇教育创新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发布。狮山镇镇长黄伟明满怀期待,把这份沉甸甸的规划纲要蓝皮书交到梁刚慧手中。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规划纲要,真正体现了大格局、大视野、大气度。”作为狮山镇教育发展顾问,出席论坛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说。

    为什么要研制这样一份镇级教育发展规划?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教育理想?

    4年前,在狮山镇教育局长竞聘大会上,梁刚慧第一次提出培育“岭南教育名镇”的目标。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的狮山镇,是一座产业经济重镇,位列2019年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全国第二、广东第一。同时,这里也是一座教育大镇,全镇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近150所,每年新增在校(园)生源近万人。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优质教育需求激增。

    审时度势,梁刚慧认为,狮山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教育。培育“岭南教育名镇”的提出,既寄托着打造与区域未来发展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的期许,又像是为这座城镇注入了一份教育理想。

    而纵观梁刚慧的教育经历,善于高位思考、注重精神引领,一直是他做好教育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

    十多年前,担任学校德育处副主任的梁刚慧,带着一群年轻班主任自发开展班主任团队研修,构建“学习研究型团队”。短短几年,培养了一批省级、市级、区级名班主任。随后,他被提拔为南海区九江中学校长,提出“点亮教育”理念,让一所陷入低谷的学校“逆袭”成为素质教育名校。

    一来到狮山镇,梁刚慧仍从学习研究入手,转变机关作风。镇教育局的周一晨会都会安排一个学习主题,事先确定主讲人,先自行学习,再引领团队学习。为督促大家,梁刚慧带头,一口气讲了近20讲学习型组织理论。

    为什么要这样做?梁刚慧坦言:“过去,一些干部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既不读书学习,也不研究问题,更不深入学校,这样怎么能指导一线的教育工作?”为此,每到新学期开学,梁刚慧身先士卒,镇教育局所有成员都下到学校去,开展“五个一”活动,深入一所学校,参加一次校务会议,听一节课,访谈一位家长,关爱一个学生。

    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梁刚慧越来越清楚地感悟到,改变一个区域的教育生态,仅靠学习和研究还不够,必须付诸行动。“学习、研究、行动是三位一体的,是一个相辅相成的闭环”。

    从多年前的“学习研究型团队”到如今的“学研行”组织,其中一以贯之的是梁刚慧对于组织变革、团队建设的不懈思考和实践智慧。

    也因此,作为一项发展策略,也作为一大教育管理品牌,构建“学研行”组织被写入狮山镇教育创新发展五年规划纲要。

    “我们希望以‘学研行’组织建设为方法论,在教育治理、学校管理和教师发展各个环节,激发改革活力,焕发生命自觉,培育以‘和美博爱,点亮未来’为理念的‘岭南教育名镇’。” 梁刚慧说。

    抓住发展的“核心力量”

    什么是“学研行”组织?如今,狮山教育人耳熟能详的是这样几句话:“以行定研、以研定学、以学促行,让学习成为一种需要,让研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行动有效成为一种习惯。”

    “这几年的实践让我体会到,‘学研行’组织建设的价值就在于不断丰盈教师的精神世界。”官窑中心小学校长高松青笑言。

    几年前,高松青刚来这里时,教师们都揣测这个新校长肯定干不长。原因明摆着,学校位置偏远,高松青每天开车上下班要一个多小时。

    “官窑中心小学基础很好,但教师平均年龄偏大,发展动力不足。”高松青分析说。还记得,开学时新生来报到,教师连“欢迎新同学”都懒得写。

    如何让教师走出倦怠?高松青借助“学研行”组织理念,先从培训学习抓起。他没有空讲道理,而是带着教师去寻访身边的好学校:黄岐中心小学、南师附小、阳明小学……

    一圈看下来,教师们深有感触:“你看人家黄岐中心小学,学生活动真有创意”“南师附小果然名不虚传,课改就是扎实”“阳明小学虽说是务工子弟学校,但孩子们习惯真好”!

    高松青趁热打铁,在全校开展“学研行”系列校本培训,聚焦学校发展问题,培训主题都很吸引人:“敢问路在何方”“创造美好的教育生活”“相信‘相信的力量’”……培训形式也一改过去的沉闷枯燥,短视频、小游戏、广告都信手拈来变成培训素材。

    “这几年,教师们成长特别快,精神状态明显不一样了。”高松青感慨。现在每到开学,教师们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期盼着学生到来。

    去年全镇校长换届,许多教师都担心地问:“校长,您会不会离开啊?”高松青笑道:“学校变化这么大,我哪舍得离开啊!”

    当校长遇到办学困惑,“学研行”组织建设就成了他们最顺手的工具,启示他们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实践、在实践中升华认知。

    对此,曾任狮山镇芦塘小学校长的蔡阳合深有体会。几年前第一次来到芦塘小学,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所不起眼的乡镇小学。校园里最惹眼的是两棵枝叶婆娑的大榕树,长得比教学楼还高。仔细一了解才知道,大榕树有100多年树龄,就像学校的守护神,一直默默地庇护着师生的成长。

    从这两棵大榕树身上,蔡阳合找到了教育的灵感。他搜集整理百年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提炼出“本根教育”的办学理念,让学校教育一下子有了魂儿,也有了鲜活的生命气息。短短3年时间,芦塘小学成了同行、家长称赞的好学校。

    无论是变革一所学校,还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校长都是其中最关键的角色。建设“学研行”组织,梁刚慧也是抓住了校长这一支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校长喜欢学习、善于研究、注重行动,教师也会如此。”梁刚慧说。

    谢彦兴是狮山镇“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为促使校长“真学、真研、真行”,他们创新活动机制,开展“解剖麻雀”式的专题研讨。工作室第一次活动,他把校长们带到自己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部开放,知无不言地分享办学经验,然后请大家“挑刺儿”,不谈优点,只提意见。

    就这样,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分享盛宴,在坦诚的交流氛围中,校长们畅所欲言,真正在学习中研究,在反思中提升。

    发现教育本来的样子

    2020年盛夏的一个傍晚,狮山镇的街头巷尾,一个个红色的摊位格外引人注目,许多过往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走上前询问。

    这是狮山镇公办学校入学政策便民咨询服务活动。当天,全镇43所公办学校集体出动,上千名党员教师和志愿者走上街头,近距离为家长答疑解惑。“今年是‘公民同招’第一年,家长对孩子入学有很多困惑和担心。我们发动党员教师主动作为,力争‘政策宣传零距离,群众少跑一公里’。”桃园中学党建工作室负责人黄小洁说。

    构建“学研行”党组织,是狮山教育党建工作的一大亮点。“‘一党员一名片,一小组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让党员教师在学习、研究、行动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梁刚慧说。

    不仅仅是党建工作,在梁刚慧看来,“学研行”组织建设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创新,一点儿都不神秘,面对教育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学习研究去改善行动,应该是一种行动自觉和自然选择。

    3年前,小塘中心小学作为全镇仅有的两所实验校之一,加入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实验项目。一开始,教师们别提多自豪。可没过多久,就有教师叫苦不迭,想打“退堂鼓”了。

    实验不能半途而废,校长朱燕敏陷入沉思:“表面上看这是工学矛盾的问题,但说到底,还是我们把学习研究与工作实践对立起来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管理漫画     下一篇: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