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审视研学旅行的“旅”与“学”(上篇)
“研学旅行”活动的本质与初衷是实践育人,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合作衔接的创新形式与有效途径,是校内书本教育教学内容向自然界和社会广阔天地的重要拓展与延伸。“旅”中“学”,夯实家国情怀,传承优秀文化,践行研究方法,促进学科融合。
————————————————————
关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管理文件,首见于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纳入6种德育途径中的“实践育人”途径。国家希望通过广泛深入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重温光荣革命历史传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全面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体验探究意识等育人目标。
“旅”与“学”的辩证关系
“研学旅行”指校方统一组织在校中小学生集体到校外目的地开展的参观、体验活动,根据具体情况外出时间一般控制在一周之内。文件要求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这种提法是欠科学、不切合育人实际的,其症结在于把“旅”与“学”完全对立起来,实际上二者是有机统一、合二为一的。
“研学旅行”这个偏重于教育属性的术语,从构词法来看它属于偏正结构,中心语是“旅行”,“研学”属于修饰语,起限定作用。学生集体外出的“旅行”是中心活动,学校根据路线及目的地具体情况适当安排一些“研学”内容。而且学校和承办方(旅行社)通常会事先考察这些作为停留点的多个景点,对于各景点的资源都提前做必要的了解与梳理,在活动手册中会相应设计一些适宜的探究活动。
与“研学旅行”这个新概念之“名”相比,其实,各地中小学很早就有类似大量外出活动之“实”,如传统的春游、秋游,学科或者德育实践活动,兴趣小组考察活动,体育艺术社团交流活动(含出境)等,只不过大多属于各学校自行组织而非上级行政文件的要求。有时候少数学校组织的艺术类社团出国交流活动也会打着这个旗号参加一些成果类评选,究其本质还是区别于一般语境下的“研学旅行”,毕竟只是部分具有一定专长技能学生的活动。
“研学旅行”活动的本质与初衷是实践育人,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和有效途径,是校内书本教育教学内容向自然界和社会广阔天地的拓展与延伸。学生只要把一次活动全程跟下来,“旅”与“游”的前提条件得以确立,身临其境、耳闻目睹、动手体验、参观交流……则客观上“学”这一现象、行动必然得以发生,而且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多方面的、综合的。
“旅”中“学”——夯实家国情怀
研学课程深入挖掘特定旅行路“线”中各个“点”承载的独特育人价值,帮助学生打通国家课程、强化人文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品行优良、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明辨是非,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的优秀的接班人。落实全程、全员、全方位的整体育人目标,这样的课程改革落实在立德树人,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以“红色之旅”为例,学生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明白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来之不易,多少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地捍卫红色政权。即使在大革命的低潮时期依然坚定信念,面对反动派的酷刑屠戮,宁可倒下去而决不屈服背叛、苟且偷生。和平时期立足本职岗位的吃苦奉献、负重前行、科技攻关、顾全大局、因公殉职、流血牺牲,同样带来心灵深处的震撼,同样是触动未成年人灵魂的理想信念教育,这些远比思想政治教科书里的文字渗透力要强大得多。
研学旅行课程让学生在行走中亲身感受革命光荣历史,见证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加深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注重知情意行合一,体现公民道德教育,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解决了以往学校层面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偏重说教、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等多方面的现实难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研学旅行课程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在学会各种知识的同时,接受道德与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学会做人、学以致用,努力搭建“自我—社会—国家”的责任层级架构,逐步形成“立得稳、认得准、看得清—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的智慧层级架构。
“旅”中“学”——传承优秀文化
研学旅行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让学生感受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各民族文化、中华文明,树立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在研学课程中可以更好地体现,使得研学课程更具广博深厚的文化内涵,达到文化育人、文化立校的目的。
以“徽州文化”主题为例,学校在课程实施环节设计安排了徽派雕刻、徽州园林景观模型搭建、学唱黄梅戏、徽墨描金、茶艺习练等多项突出体验、操作的参与性活动,这些体验活动均依托《研学手册》设计相关思考题目和拓展阅读部分,且匹配相应教具。主要依托当地各相关领域的实力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和老艺人现身说法、现场教学,保证了课程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生动性和特色性。
通过徽商主题探究活动系统了解徽州文化,从这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史诗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与博大,感受埋藏在历史深处的勃勃生机和先辈的奋斗、血泪与梦想。引领学生探究徽州文化的传承性和凝聚力的根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从传统文化复兴与传承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好学力行,激发弘扬优秀文化的使命感。
通过对“江南文化”的多学科交互和实践性学习,促进北方学生深入了解独具特色韵味的江南文化,使学生在文化感受、表达、比较等方面有特别的收获。“走进唐诗”“走进宋词”“走进元曲”等一系列主题成为学生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在走进博物馆访问、查阅资料、写研究报告、准备汇报展示等探究活动中,对祖国文化形成全面而具体的直观印象。如此,可以有意识地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将所学所感在生活中付诸行动,在浸润中华经典中学会立身处世,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得到深层次落实。
“旅”中“学”——践行研究方法
研学课程的研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兴趣特点,结合旅途各个“点”资源,合理设计对应的学习任务,确定适当难度,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动手体验、访谈等方式,完成探究课题。通常建议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等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综合运用,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又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实际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特色、和谐发展、全面提升。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思辨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让学生边学习边尝试借助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个人或者小组的学习任务目标,在实践中加深对于多种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以常见的“项目式学习”(PBL)为例,作为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安排围绕项目的真实学习任务,综合各学科知识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设计并实施一系列探究活动,并把获得深刻认知的探究成果进行表达和展示交流。这一学习主要由基本问题、项目设计、工作计划、项目管理、最终产品和评价反馈六个因素构成。结合大多数学校开展研学活动的工作实际,不妨指导学生尝试小课题研究行之有效的“七步法”:讲座先行做铺垫、依据路线定课题、围绕任务选导师、年级动员齐准备、完善计划明分工、收集资料深研究、报告成果赏与析。
借助于小课题任务的研究推进,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实地考察,将学科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课程进行有机整合。通过收集资料、分组研究、调查采访等方式,体验并初步学习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在真实的实践学习环境中获得直接的积极体验。学生通过观察文字、融情入景、感悟历史、转换视角等,进一步培养反思意识、责任意识、问题意识、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以“千岛湖科普基地课程”为例,学校聘请中国科学院专家零距离、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带领学生真实感受体验从事严谨自然科学研究实验工作的全过程。基于学生的真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以开放的时空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室场域的局限,在大自然中开展“现象教学”的真实学习体验。科学研究的挫折与坎坷、困惑与纠结、严谨与艰辛的亲身体验感受,强化了学生对科研真正意义内涵的理解与领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乃至失败居然是需要直面的常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也许不乏几分偶然与幸运。
学生通过亲历实验来收集数据、积累第一手资料,结合文献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相当于经历了一次深度学习、高阶研究、批判性思维的头脑风暴。通过转变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践体验,初步达成这样几个预期目标:有效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捕捉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逻辑论证能力、交流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收获是全方位的综合知识与技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