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观察“党建+教研”实现教育协同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3-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最近,刚30岁出头的云南省云龙县白石镇松水完全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赵玉霞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学期教学常规检查结束,10位教师作业认真批改、备课本写得满满当当、课后辅导很及时,可以说各项工作无可挑剔。但学生成绩提高缓慢、教学质量总在全镇中下游,问题出在哪里?

    赵玉霞将这一情况上报白石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赵述胜。白石镇有8所学校、129位专任教师,受地域条件限制,教师流动频繁,每年都有教师调出,却很少有教师调入;全镇35岁以下教师有56人,占全乡教师的43.4%,这些年轻教师干劲大、积极性高,但教学经验普遍缺乏,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如何扭转教育发展不平衡的被动局面成为云龙教育的当务之急。近年来,云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县102所义务教育学校硬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区域之间学校发展不平衡,优质资源向县城和乡镇相对集中,城乡之间教育质量差距越来越明显,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矛盾日益凸显。

    为化解白石镇的教师成长困境,云龙县教研室组织了诺邓镇九年制学校的两位党员名师到白石镇松水完全小学开展“送教+送研”下乡活动,通过观摩课、示范课、课例研讨、互动交流,既解决教师成长的困惑,又为教师树立了信心。

    “这次教研活动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了我的心头病,实现城乡优质教学资源有效共享,希望这样的活动成为常态化。”赵述胜说。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保山市、怒江州3州市接合部,山区面积占98.6%,山高地广、校点分散。为推动教研活动扎实开展,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云龙县教体局通过抓实“党建+教研”活动,推动“送教+送研”下乡。

    在县教体局党工委的领导下,全县成立11个党总支,设立72个党支部,扎实开展“党建+”工作。截至2020年12月,全县共有党员教师730人,占全县教职工总数的1/3,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建好一个支部、管好一个学校、带好一个片区”的良好局面。

    根据学校区域特点,县教体局将辖区学校分为诺邓片区、北片区、沧江片区、漕涧片区4个片区,以片区中发展较好的诺邓镇九年制学校、长新初级中学、漕涧初级中学、宝丰乡中心完全小学等为示范学校,实行片区负责人制,定期召开教学研讨活动。这样的活动直击问题、对症下药、聚焦需求、量身定制,为城乡教育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而且根据片区教育发展需求,还可以组织统一检测、集中阅卷、跨校分析、资源共享等自主灵活的教学研讨活动,带动片区学校的协同发展。

    不仅如此,县教体局优化县属学校教学资源配置,采取5所县属学校定点挂钩帮扶5所乡镇薄弱初级中学,互派“三区人才”教师,2020年派出17人支持乡村薄弱学校,并出台《云龙县教师履职晋级考核办法》,要求县属学校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必须有一年乡村薄弱学校支教经历,乡村教师可随时深入县属学校跟岗学习。县属学校领导定期深入薄弱学校随堂听课、问诊把脉,并集中师资、学科等资源优势,帮助乡村薄弱学校走出困境。

    县教体局统筹教师资源,推动区域内教师间的合理流动,开展优秀校长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2016年至今,全县共轮岗交流357人,其中校长轮岗交流117人,初中教师县内交流54人,小学教师乡镇内交流186人。盘活了全县优质教师资源,促进区域内教育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

    县教研室还不断整合全县优秀教师资源,成立7个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名师送教”“学科送研”等活动,对乡村学校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挖掘全县各学校的优势学科、管理亮点,推行“学生作业我先做”“师生同考一张卷子”等举措,让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快速提升。

    云龙县教体局通过“党建+教研”活动进一步推动“送教+送研”下乡,向山区薄弱学校倾斜、向边远乡村学校延伸,促进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流起来。同时也给乡村教师参与高质量教研活动提供了机会,为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系云南省云龙县教体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