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好课程舌尖上的阳光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对于幼儿园而言,不仅要让孩子吃到美味、健康的食品,还可以充分利用饮食文化,开发一系列活动和课程,放大饮食育人的意义。
——————————————————————
民以食为天,教以育为先。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就可以融入贴近孩子生活的教育模式,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以“做有味道的老师,培育有味道的孩子,建设有味道的教育”为教育理想,开展了一系列食育活动,让孩子通过活动传承优秀饮食文化,关注生态环境,体验生命价值。
品“味”——感受健康本味
“四时有序,万物有灵”,学前期是味觉形成的敏感期和饮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将现代的营养学理论与传统的保健养生法进行整合,从食谱的美味和营养、儿童年龄特点、体质跟踪分析、时令节气特殊配制、文化渗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了适宜不同体质状况的节气食谱和特殊食谱。幼儿园还由教师、保育员、园医组成教育团队,遵从适合、适用、适时、适度的原则,引领孩子学习正确的饮食方法和生活习惯。
体质是健康的内因,幼儿园结合晨检、请假追因和幼儿发育曲线图等科学分析,将体弱的孩子分成不同类型,在饮食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制订特殊食谱,循序渐进地调整孩子体质。偏食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障碍,更是家长、教师的教育难点。近年来,幼儿园对偏食的形成原因、教育策略、教育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探索,研究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只有让孩子喜欢食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偏食问题。为此,幼儿园设计了一系列与食物有关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从“尝一尝”逐步到“喜欢吃”,同时还引导孩子阅读、创编绘本故事以及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在不断努力之下,孩子渐渐认识到偏食的害处和正确的饮食方法,对特殊味道的食物也产生了兴趣。
备餐环节,孩子在一饭一羹的制作、一碗一勺的分发、一桌一椅的设计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餐饮环节俨然成为充满智慧、趣味、艺术和社会价值的活动,食物的滋味、咀嚼的声音都会吸引他们用心去品味,同时在教师引导下分辨叶的清爽和花的芬芳。教师鼓励孩子把味道用语言表达出来,“黄瓜的汁很多,像是在嘴巴里下了一场大雨”“小小的豆腐像果冻一样滑进我的嘴里”……慢慢地,孩子的感官越来越敏锐,表达越来越清晰,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
节日活动为孩子营造了不可替代的成长氛围,成为一种文化气场滋养着孩子情感和生命的健康成长。节庆活动中的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幼儿园抓住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邀请民间艺人和孩子家长一起参与食育庆祝活动:元宵节做汤圆、清明节蒸小燕、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幼儿园还将威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饽饽、喜饼、炸果子等融入生日宴主题活动中,在孩子心中种下地方文化的根苗。
食材不仅是孩子健康的保障,还能带来许多生命的启迪。种子萌芽时的那份勇敢和坚韧、花朵与蜜蜂合作中的那份喜悦和共赢,蔬菜长成后的无私奉献等,都在向孩子诉说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通过广泛调查、征询意见、分析研究,幼儿园结合食材特性和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取了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36个优秀品格,将其设计成有关生命教育的36个主题。孩子从认识一种食材开始,了解一系列问题:“它生长在哪里”“它是怎样长大的”“它是怎么变成食物的”“它带给我们什么”等。品味,让孩子爱上生活,也让教育回归本真
寻“味”——在实践中成长
在食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改教授为陪伴,重视孩子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比如,在美食分享活动中,孩子对一种食物的味道、颜色、内部构造等产生了好奇心,教师便会陪伴他们一起发现、分享、交流,从而衍生出一系列探究活动。
豆角是怎么长出来的?茄子小时候也是紫色的吗?孩子的话题总是带着无数问号,这些都是良好的教育契机。为了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幼儿园开辟了园内种植区、园外中药种植基地和农场,让孩子从陪伴植物成长、饲养小动物等活动中感悟生命。
在种植过程中,孩子将每一粒种子都视为自己的朋友,给它浇水、施肥,为它设计名片,伴它唱歌、跳舞。采摘下来的食材吃不完怎么办?冰箱存储空间有限,自然堆砌容易腐烂——孩子借助已有经验进行想象猜测,还与家长一起找寻食材的保鲜方法。“吃不了的白菜可以在广口瓶里水生保鲜”“土豆、萝卜可以埋在土里继续生长”……孩子还策划组织了阳光大卖场、大丰收话剧表演、特色儿童庙会等活动,将食材销售出去。在给食材分类、包装、寻找场地以及设计海报、销售表演等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体验着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幸福。
在感恩大自然的同时,孩子还发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之美,零排放的绿色生活理念已经深入他们内心:择下来的菜叶可以喂鸡喂鸭,吃完的蛤蜊壳可以变成游戏材料,一些实在消化不了的废料可以收集起来进行堆肥处理……不仅如此,孩子还走进社区发放宣传单、表演童话剧,向社区居民宣传和倡导低碳生活,让环保理念更加广为人知。
课程从园内延伸到园外,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从家庭延伸到社会。孩子在课程中体会生活,在体验中享受快乐,在陪伴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寻味,让幼儿走进生活,感受自然之妙。
玩“味”——做生活的主人
游戏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园重视对孩子操作能力、责任意识的培养,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体验和收获。
操场上、菜地旁,随手几片菜叶、几个瓢盆,就能成为孩子大展厨艺的美食天地。冬至时吃饺子,孩子包一个树叶馅送给大树,捏一个快乐馅送给娃娃,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奇思妙想,更有一片纯真的童心和广博的爱。
为了让孩子体验游戏的乐趣,幼儿园在小厨房里配备了烤箱、甜甜圈机等厨房用具和菜园的新鲜食材。于是,小厨房里每天都上演着“小鬼当家”的情景剧,通过与天然健康食材的亲密接触,孩子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幼儿园的“科学小实验室”里每天都会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喜和赞叹声:把生鸡蛋变成了一颗不会碎的“弹力蛋”,利用菠菜和火龙果汁让面团改变颜色,发现醋和小苏打混合会爆炸的现象……厨房里丰富的调料和食物都是科学实验的安全材料。
每天与各种新鲜食材融为一体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艺术审美能力。任何食材在孩子手中都成了鲜活的生命,他们沉醉于食材带来的灵感,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于是便有了许多自制绘本和艺术品的产生。孩子的自主游戏区也衍生出各种各样妙趣横生的游戏:“天天快递”送的不仅是玩具、服装,也增加了自制美食和兔宝宝等萌宠;“自然银行”里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货币”,一片树叶可以换一份蛋炒饭,一块小石头能租下一辆三轮车……只要是孩子相互沟通的友好协议,一切都可以实现。玩味,让课程的内涵更加充实。
在食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陪着他们探山访海、下田上树,寻找食材的源头,探寻美食的制作工艺。幼儿园还开展了“民间艺人在身边”“好爸爸好妈妈俱乐部”“教师厨艺展示”等活动,为食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补充。
以食育课程为基础的生命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和孩子一起亲近自然、亲近本真生活的途径,不但促进了孩子的成长和幼儿园的发展,还带动了社区和周边幼儿园的观念更新。凤林幼儿园会借此对教育进行重新思考,力求在纷杂的社会里,给孩子的味蕾和世界留一份敏锐、留一份清香。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