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观察□ 李树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3-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位中国校长眼中的美国基础教育

    因为文化背景、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不同,中西方基础教育呈现出较大差异。在美国,由于经济呈现“国穷民富”状态,其教育呈现较为明显的阶层化特点。在美考察了多所学校后,我发现美国基础教育有如下特点。

    国际化。美国基础教育学校受教育者构成呈现多元化,受教育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比如,我们参观的一所高中,学生构成比例如下:4%的白人、32%的亚裔、15%的拉丁裔、4%的两种族、9%的非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美华人总数也在不断增多,因此中文成为美国基础教育学校的必开课程。

    社会化。社会化意味着教育是美国全民参与的事业,全民办教育。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社会捐资办学。由于基础教育经费来自各州的房产税,美国联邦政府不出资办学,这造成各州各学区教育经费分布不均衡。因此,美国有国民出资办学的风气,公立学校也有捐资者。二是社会多部门参与学生教育。美国学生在课外需要到社区参加公益劳动,并计算学分。不参加公益劳动的学生不能获得毕业证书,升学时录取学校也会参考。学生在公益劳动中的表现由社区负责评价。

    信息化。在美国中小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课堂上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并且把手机作为学习工具,学生可以用手机记笔记、下载并观看学习资料。学生用手机下载的软件与教师的白板进行关联,利用手机回答教师的问题,答题情况直接展示在白板上。

    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不同学校有不同策略。有的学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上网,在手机上答题。有的学校则采用分区管理,将学校分为绿、黄、红三区。餐厅等绿区可以使用;图书馆等黄区,教师许可后才能使用;考试场所等红区,禁止使用。

    多样性。在教学管理上,美国各州可以制定自己的课程标准。美国同一州内不同学区可以选用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学区不同学校可以开设不同课程,同学校、同年龄学生所学内容可以不同,有多少学生就可以有多少张课程表。不仅如此,同一所学校的同学科教师,教授内容、教授方式也可以不同。

    从学校类型上看,美国学校按资金来源分成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类。公立学校按教育目标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普通大众子弟的学校,一类是面向精英子弟的学校。面向普通大众子弟的学校,按照生源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普通公立学校、特许学校和职业学校。面向精英子弟的学校则只选择优秀学生,由学生自己申请,通过选拔入学,这类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指导,课程设置丰富多样,以STEM课程为主要课程。

    从评价方式上看,美国学校评价标准比较多元,大学录取学生时主要看三个成绩:SAT(美国高考)成绩(语文+数学)、AP(大学先锋课程)选修成绩(涵盖所选课程数量及其成绩)和做社区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成绩。评价学生比较注重过程性。在教师评价方面,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比较全面,有校长进班听课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教师教学过程评价等,还有教师自评。

    从教学模式上看,有PBL教学模式(基于项目学习的模式)、探究教学模式、探究式网络教学模式、STEM整合教学模式、建模教学模式等,有些学校甚至会要求教师每节课要使用三四种教学模式。

    (作者系北京市名校长领航班成员,北京市燕山东风中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