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这里落地生根——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纪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3-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特色思政课建设,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交出了一份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镇海中学答卷”。

    ————————————————————————

    “这是关于思政课的重要指导、行动指南,给我们坚定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立场打了一针持久有效的强心剂。”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思政课教师王雍斌感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就是思政课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的金钥匙。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打造有温度的思政课,指明了思政课改革的未来方向。

    两年来,镇海中学让爱国主义全方位融入思政课教学,学生在思辨课堂中坚定信仰,在红色校园里传承红色基因,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思辨课堂坚定信仰

    “爱党、爱国情怀深深地融进我们的血液中,长在骨子里”

    ————————————————

    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吸引力不够,获得感不强,精气神不足。”在镇海中学高三(10)班学生黄瑞琳和她的同学心中,思政课曾经意味着日复一日的低头背诵,“只不过为了试卷上势在必得的几分”。

    “设置与课程知识紧密联系的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深入剖析,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思辨能力。”镇海中学政治教研组在教师“供给侧”改革发力,侧重在课堂满足学生“需求侧”的获得感,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

    在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课时,思政课教师刘灿先讲了爱国侨领司徒美堂的三次重要选择:

    1941年,日军通过软禁强迫司徒美堂当维持会长,他大义凛然地高呼“我不想在入土之前背黑锅”;1947年,司徒美堂拒当所谓国大代表,面对国民党当局的威逼利诱,他挥杖大吼“说不当就不当”;1949年,开国大典结束后,司徒美堂留了下来,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讲完之后,刘灿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带领学生回顾历史,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奋斗历程,学生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素材。

    有的学生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相关文献档案,有的学生上网观看《复兴之路》等主题展览,有的学生观看《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录片……在此基础上,大家一起讨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课后,学生得出一致结论:从司徒美堂的三次选择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所有的素材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前进、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再也不是书上简单的字符,我心中的党就像喷薄而出的旭日,照耀着我们不断前行。”回望党带领人民走过的路,黄瑞琳和她的同学竖起了大拇指。

    当热爱中国共产党、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成为一种坚定的信仰,就像春风吹醒休眠的暗火,呼地燃烧起来。“爱党、爱国情怀深深地融进我们的血液中,长在骨子里。”黄瑞琳说。

    ————————————————

    红色校园传承红色基因

    “无声的浸润就是有力的感召,是我们追寻理想的信念之源”

    ————————————————

    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站在高处俯瞰镇海中学校园,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白墙灰瓦,宛若一座掩映在翠绿中的苏州园林,走在其中,仿佛置身柔软的江南水乡。

    但镇海中学骨子里却是坚强的,这里汇集了28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其中有3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背后是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和红色故事:革命烈士朱枫、爱国志士柔石、隐蔽战线英雄张困斋……

    “我们是一所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学校,学生天然被赋予了历史使命,具有更大的责任担当。”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说,学校充分利用“英烈伴读”的独特优势,用坚定的红色信念铸造学生的“思想”堡垒,让信仰之火生生不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为此,镇海中学拓展思政课程,以大德育的概念,统领入学“第一堂课”、在校“每一堂课”、离校“最后一课”等“红色三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入学“第一堂课”,不仅学校教师宣讲党史国情,还邀请老革命、老红军、时代先锋人物进校开展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青年的使命责任和价值取向;在校“每一堂课”都是思政大课堂,常态化开展革命歌曲传唱、红色诗歌朗诵、爱国舞蹈演出,定期开展价值观大讨论、演讲比赛、主题报告会等,在学生心中埋下奋发图强的种子;离校“最后一课”,校长致辞送谏言、学子感恩展未来、教师发言祝成长……用红色梦想激励即将走出校门的年轻一代,“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镇海中学还在日常教育中以“海防重镇的历史演进”“近代抗侮护国战争史实”和“党建星火传承”为主线,融合高中政治、历史、地理教学,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嘱托在这里变成现实。

    “嘉兴南湖有红船,镇海中学有红廊。”镇海中学2019年建成了浓缩校园红色文化的近百米红廊,始终不渝地坚持用红色资源抹亮校园底色。

    “双手抚过厚重的英烈浮雕,触摸到先烈血液中信仰的温度,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常常与同学一起走进红廊的高三(2)班学生沈炎说,“红廊是我们的圣地,这里无声的浸润就是有力的感召,是我们追寻理想的信念之源”。

    ————————————————

    社会实践厚植家国情怀

    “‘民族复兴有我’的使命感,警醒自己砥砺前行”

    ————————————————

    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2020年2月,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之时,仍在寒假中的镇海中学学生通过班级群在短短两天内就筹集逾17万元捐款,他们还从疫区需求出发,严格筛选厂家、全流程参与货物采购与快递对接,最终向湖北22家医院捐赠了5批爱心物资。

    “新时代的青年当以实干精神兴邦,以担当精神爱国,积极进取行动。”镇海中学高三(7)班学生方钰琳认为,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青年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学校打造的多元实践平台则让他们提前一展拳脚。

    社团和志愿服务是镇海中学思政大课堂的“两翼”。几乎100%的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同时以班级为单位认领便民志愿岗、助老爱心岗等,他们在周末节假日对话榜样人物、调查社会生活、建议民生发展,在融入社会生活中提高了社会责任感。

    红色活动激扬理想风帆,学校成立学生红色志愿宣讲团,承担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导游、讲解等志愿服务,利用寒暑假接待客人来访等工作,常态化、全员化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

    不仅如此,学校还进一步延伸思政课内涵,搭建“社会管理”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宁波市科技新苗”“中学生领导力大赛”和“中学生模拟政协大赛”,培育出“规范使用远光灯”“城市野生动物保护”等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项目。

    回忆起去年暑假期间参与学校组织的“抗击疫情”系列社会实践,走上街头调查、采访援鄂护士、实地了解新冠疫苗研发的高三(3)班学生乔若奕满脸自豪地说:“‘民族复兴有我’的使命感,警醒自己砥砺前行,在学习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眼前有山河,心中有家国。”

    “自觉以青年之朝气共筑时代精神,我们的学生正在成长为有社会担当的新时代新青年,在这一过程中思政大课堂发挥着关键作用。”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说,立志以后干大事,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这样的志向是镇海中学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