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好课程文创101:创意从这里开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3-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文创101工作室”是北京一零一中学的创意孵化平台,一个个天马行空的感性创意与严谨细密的生产流程相互碰撞,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学生说:我们有101个创意,也有101个梦想……

    ——————————————————————

    以少年湖为蓝本的特制徽章、以校园“神兽”羊驼和橘猫为模型的书签、集合学校地标性景点的“绮园莳花”胶带……很难想象,这些兼具创意和审美的文创产品出自一群十几岁的中学生之手,他们就来自北京一零一中学的“文创101工作室”。校长陆云泉评价道:“‘文创101工作室’是学校的特色社团之一,学生通过自己对美的理解,制作真实的文创产品,然后推广、销售,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种学生参与文创的尝试是对美育的践行,更是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

    形成校园文创闭环链

    创办“文创101工作室”的契机源于学校对于校庆75周年的纪念品需求。学校70周年校庆时,人文实验班设计并销售了一套“四时景团扇”,这是学校的第一款文创产品。5年之后,学校再次找到当年的设计者,希望已经毕业的他们再为学校设计几款产品。他们并没有直接设计产品,而是由设计者转化为组织者,发起了“101文创大赛”,旨在将校园文化与学生创意相结合,为学校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也对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进行新鲜解读。学生不仅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产品设计,还会体验广告设计、新媒体应用、商业宣传等环节。

    2020年,第一届文创大赛结束后,为了方便开展更多样的活动,大赛组委会正式成立“文创101工作室”,以“校园、文化、创意、科技”为宗旨,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融合在一起,设计并制作富有底蕴又不失时尚元素的文创产品。

    根据实际情况,工作室在运营模式上也做了一些差异化设计,立足于培育校园文创社区、推广校园文化创意,同时挖掘培育校园设计师,建立优秀设计作品的版权管理体系。工作室还会对设计进行孵化运营、衍生开发,最终完成线上线下多渠道的产品覆盖,形成一条完整的校园文创闭环链。

    工作室成立之初,发起人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了组织架构,下设设计部、联络部、文宣部、市场部、技术部、财务部、拓展部等部门,规定细化了各部门的职能分工,逐步形成了毕业校友与在校教师、学生共同管理的模式,给各校区学生提供深度社会化的学习场景和体验空间。

    高一学生白晓薇从初三开始参与文创大赛和产品宣发的宣传稿写作,她一开始还需要按照学姐提供的大纲进行“完形填空”,现在已经可以自由发挥,熟练掌控文章架构。根据几个新闻重点,白晓薇就能迅速创作一篇信息清晰全面、语言优美活泼的宣传稿件,后来还接过了文宣部的一部分宣传策划工作。学生薛懿然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公众号运营,不到一个学期已经在文宣部中独当一面。学生林语瑭是技术部负责人,他在建模、视频剪辑、程序维护等方面样样拿手。其实,加入团队之前,林语瑭对文创的理解非常有限,很难将技术应用于文创活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他已经可以应用技术手段高质量呈现文创产品的设计模型、文创活动的亮点趣事。

    发现对创造的热情

    首届“101文创大赛”在北京一零一中学校圆明园校区举办,学生熊远猇负责大赛的协调工作。校长办公室、美术组、广播站……熊远猇奔走在各个部门之间,对大赛日程安排、通知发布等事务及时进行推动。复赛期间,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辅导教师在线远程指导学生修改作品,将概念图草稿变为标有规范尺寸、材质、工艺,以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方式呈现的产品设计图。在进行服装设计时,指导教师会要求学生将选择的配色精确到染料编号,还要以专业术语具体描述服装板型。这样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全方位了解文创设计的各个环节,也让他们的设计流程更加专业、更加系统。

    经过复赛选拔、作品修改、大众投票、决赛答辩等一系列环节,学校在2020年6月举办了一场决赛“云答辩”,邀请香港大学教授余家声、中央美术学院博士陈伊擘、华为北京研究所交互设计师杨雪霏、学校美术教师毛亦婷等人担任评委。杨雪霏也曾经就读于北京一零一中学,学生看到他们的“学姐”又回到学校担任评委,都感觉非常亲切。

    学生张乐云设计了一套“同忆·一零一珐琅徽章”,两个徽章分别取材自少年湖畔和高中办公楼门前天鹅湖的景色。“少年湖是当年的学长用脸盆挖出来的,是一零一人的美丽青春。”张乐云解释道,“选择天鹅湖是因为学校给天鹅建屋,对这些小生灵悉心照顾。在我心中,天鹅湖象征着学校的人文情怀。”

    张乐云还在最初的设计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别具匠心的包装。在决赛作品陈述环节,张乐云说:“盒子的形状灵感来自园林中框景的装饰窗,颜色是学校校徽的颜色;盒上的纹章把天鹅和孔雀的形象线条化,组成大致对称而有变化的图案,包围着烫金数字‘101’。之所以这样设计盒子,是想讲述对学校的初印象——这是一所特别的学校,坐落于三山五园之间,学校里徜徉着天鹅、孔雀这些美丽的生灵。”

    张乐云的陈述清晰全面,表现大方自信,被余家声评价为答辩表现最为优秀的学生。张乐云作品的设计理念不仅反映了她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更饱含着对学校的眷恋和热爱。这份情感深深打动了杨雪霏,她回忆自己的校园时光时介绍:“我初次接触设计就是从学校的校刊、戏剧课、电影节开始的,从此发现了自己对创造的热情、对设计的专注,也开启了一名设计师的职业生涯。”张乐云也表示,自己有意在设计方向更进一步发展,准备报考清华美院。

    学生王祎瑞和李佳轩都是汉服爱好者,她们的作品正是提取学校特色元素设计而成的汉服。虽然她们各自的设计在投票阶段受到许多喜爱,陈伊擘却点出了其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作品虽然有明显的校园元素,也通过美观的绘画呈现出来,却因为过于写实而缺乏抽象美所带来的设计感,往往容易进入元素堆砌的误区。”陈伊擘向学生建议,抽象风格可以通过学习中国艺术注重写意的传统来体会,还要借助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决赛结束之后,学生继续向评委请教,不放过文创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对面料、工艺、配色、尺码等细节也做了更详尽的设计。

    提供沉浸式体验

    随着文创活动的不断开展,许多学生设计的作品已经落地投产,工作室还举办了两次节庆产品销售、一次获奖作品销售。

    “101鼠来宝”新年大礼包设计完成后,教师陈昂带领全班学生进行宣传、销售工作的策划和统筹。在销售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俗的行动力,他们在两节课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产品的后期加工和包装,又冒着凛冽的寒风在学校喷泉广场“摆摊”推广。一周之内全部产品几乎售罄,这也成就了工作室的“第一桶金”。学生卓羿飞表示,“鼠来宝”新年售卖活动是她第一次独立统筹负责一个项目,运用了线上线下同时宣传销售的方式,“对自己的策划和管理能力都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和锻炼”。

    第一届文创大赛结束之时恰逢毕业季,组委会推荐学生赵池彧的设计《来自羊驼的赠礼》作为毕业纪念品,并与选手签署了一份《作品使用授权书》。7月中旬,600本带着温度的特殊纪念品送到毕业学生手中。同样在毕业季,首度尝试科技赋能文创、借助VR全景设计制作的文创产品——VR云毕业纪念册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学生挑选自己最珍贵的回忆、最有价值的经历,选择他们印象深刻的校园景观作为呈现场景,集体制作了这款文创产品。

    综合考虑了生产可行性和成本控制,几名学生的文创产品获选量产。他们全部与“文创101工作室”签署了《作品使用授权书》,并在深入了解了版权买断、分红、捐赠等授权方式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无偿捐出作品使用权。学生王祎瑞设计的汉服由于生产成本高、受众面窄,在工作室的协助下,她将其改造为刺绣香囊。这个改造不但解决了工作室担忧的各种问题,也令王祎瑞在后续设计时更多考虑了作品的生产可行性。联系生产加工的过程使学生学习了工业生产的基本知识、知识产权的法律常识,也让他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创意为工业产品所带来的附加值。

    第二届文创大赛的复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学生王佳祺和她的团队带来了新的文创产品。第一次参赛时,他们上交的作品是较为简单的徽章图样绘制,这次的作品则是一套刺绣团扇。王佳祺表示,从图案、尺寸、材质、工艺、包装到成本控制、受众群体等环节,他们全方面考虑了产品进行工业化生产所涉及的各种细节并予以量化。

    四川省凉山州民族中学和昭觉中学是北京一零一中学的定点帮扶学校,他们的学生也带来了精心制作的文创产品。其中一组设计将彝族纹样和火把节场景通过画笔描绘出来,在他们的设计理念中这样写道:“这些图案是文化、是历史、是精神,彝族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要把这种美好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

    得益于线下教学的恢复,“文创嘉年华”也如期在校园举行。选手会制订自己的宣传方案,进行校内外各种形式的路演、展览,运用平面广告和新媒体平台提高产品知名度,以此锻炼宣传能力、掌握产品营销策略,提前体验基础的商业运营模式。这一环节与决赛答辩、后续生产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的创业体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