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内人评价改革如何做到减负增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4-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中考改革方案,从计分方式、录取方式、命题导向等提出具体要求,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切实减少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一时间,“减负”成了家长、社会热议的话题。

    热议之后冷静思考,中考改革推动的减负是为了增效,减掉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升他们学习与生活的质量。因此,有减必有增。

    作为教育教学实施的主体部门,学校要在研究上增效。研究如何让孩子在高质量的课堂获取知识,研究课后作业的质量,研究提升思维能力与提高学科素养的途径,研究如何建构高效课堂与高质量作业;学校与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不只是单纯关心学习成绩,要把关注重心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成长规划,形成可以促进终身发展的学习策略,为以后的学业发展、职业选择做好准备;学校要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个性化发展平台,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发现自我、发展特长、拓展视野,构建开阔的人生格局。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效,需要家庭真正担负起教育责任。家长要与时俱进,将21世纪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素养发展融入孩子的成长中,理解学校教育理念,并在家庭教育中保持一致。另外,有数据表明,和谐、民主、温暖的良好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的成长,家庭在亲子活动方面要增效,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日常生活中多一些交流、讨论;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为孩子搭建参与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文化生活、体育活动的平台,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兴趣特长,这也是引导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基础。

    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在减负增效上有所作为,以考试评价方式的变革做好引导。作为考试评价部门,要在数据挖掘与应用方面有所担当。自2017年开始,青岛市招生考试院依据现代教育测量评价理论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开发了“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考生成绩报告单”项目,采用网络免费发布形式提供给每位初中毕业生,报告单通过深入挖掘考试数据,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个性化学生学业诊断分析报告,为考生提供学业发展、学科能力素养方面的评价信息,为学生未来的学业潜能、个性、创造性等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引导家长、考生、学校将关注的焦点从分数转向学科素养的发展。

    考试组织部门要研究命制能够促进学生初高中学业整体发展基于素养考查的试题。事实证明,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情境化等特点的试题对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近年来,青岛市中考试题在稳中求变,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情境新颖,与生活、时代紧密结合,学生仅仅依靠机械重复、题海战术训练已经很难在中考中拿到高分。目前的评价改革要求减少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式考查,这就要求学生不能仅靠记忆性学习策略进行学习,而要关注思维、能力与素养的全面发展,提高思考力,在初中阶段努力形成建构性的学习策略,提高解决灵活性、复杂性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青岛市招生考试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