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程观劳动教育新样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4-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致力于引导学生在源于生活、基于生活、为了生活的劳动实践中获得精神滋养,构建了“以劳润德、以劳正心、生活本位”的劳动教育新样态。

    劳动是一种生活体验,是一种生活习惯,打破界限的课程实施是挑战更是机遇。要使劳动教育落地有根,必须通过课程育人,用课程的视角重构劳动实践的体系、内容、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劳动教育的品质。

    学校着眼于“为了生活”的劳动教育理念,构建了校本化劳动教育内容体系。目前主要有“自我服务”与“巧手动动”两大内容:“自我服务”主要以家政为依托,开展系列活动;“巧手动动”主要以拓展性活动载体,开展烘焙、种植、插花、茶艺等社团活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

    学校开发了多个劳动教育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和自我价值的体验。

    设立校园劳动实践岗——增强公益心。学生在校内参加的各种劳动已成为校园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类校园实践岗位,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劳动体验,让“百分百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流于形式。学校就“校园劳动实践岗位”的开发、操作、实施进行深入研究,每个学生都可申报,各岗位采用一人一岗,有配套的岗位制度和监督条例。一个岗位锻炼一种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自主报名参与岗位选择,经岗位负责教师审批后便可参与实践。各岗位的实践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学年,定期进行轮换,每个学生可以参与多项岗位实践。

    设立家政劳动实践岗——激发自立心。家政教育是劳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百分百的学生会10项家政技能”是学校自我服务劳动教育中的重点。家庭作为学生的重要生活环境,一方面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养成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扫地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在自我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细化年段目标,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劳动的习惯,感受劳动的快乐。

    设立孝心劳动实践岗——培养感恩心。在一年级开学初,每个学生都会收到学校“孝心银行”发放的“孝心存折”。内页不仅有户名、开户机构、开户日、起息日,还有详细的孝行登记表,包含行孝的日期、地点、事由、家长签名等。洗碗、倒垃圾、给父母一个拥抱、跟父母说一声“谢谢”……学生每做一件表达孝心的事情,都可以在孝心银行进行储蓄。每年的“六一”和元旦前夕,孝心银行都会开展一次孝心结算活动,积满三本孝心存折的学生就可以获得银行行长颁发的孝心章。学校以这种可操作又富有实际意义的载体开展孝心劳动实践活动,一直深受学生及家长的喜爱。

    推荐社会劳动实践岗——涵养奉献心。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也贯穿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环境,教育不仅注重校内教学,也要注重从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学校推荐学生参与部分社会劳动实践活动,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新样态的构建既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也是教育行为的变革。学校要重视挖掘劳动自身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要将劳动教育置于生活场域,丰富劳动教育资源,拓宽劳动教育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类劳动实践之中,将劳动行为转化为技能,将劳动意识转化为态度,将劳动实践转化为习惯。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