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下的教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4-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62年9月30日傍晚,一列绿皮火车疲惫地停靠在新疆乌鲁木齐盐湖站,粗重的喘息声回荡在天际。这辆火车上载着50多位北京师范大学的“进疆大军”,个子矮小的徐福绵就在其中。

    终于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了!每个青年人的心中都鼓动起剧烈的节奏。徐福绵的心情有兴奋,也有沉重:他是有问题需要改造的人,尽管他热忱地想献身新疆的教育事业,但在别人眼中,他不配,所以他更多的时候只能报以沉默。

    到了乌鲁木齐后,徐福绵婉拒了同行的负责人张惠芳让他留在乌鲁木齐的建议,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南下的大卡车,向南走了1500公里,翻越雄伟壮丽的天山,沿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来到了终点站——喀什。

    徐福绵老师回忆说,一下车,双脚就被黄土埋了。那里常有沙尘暴,漫天的土色,满目的黄色,有时甚至是红色的,遮天蔽日。在同学刘玉珀的帮助下,本来可能分到和田甚至塔什库尔干的徐福绵就留在了喀什二中。从此,他与这所学校、与新疆的教育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

    冯登先是一位有眼光、有境界的好校长,他很快发现徐福绵是个教书的好料。徐福绵也很快忘记了在北京所遭受的不公平和冤枉,在狭小的教室里,在三尺讲台上,他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才华。

    1964年,社教运动开始,凡是被划为“反坏右”分子的一律遣返农村。副校长说:“徐福绵必须放到农村去!”冯校长沉着脸,一字一句地说:“我们更要看党的需要。你们要能找到一个比他教书好的,我就让他到农村去。”在冯校长的保护下,徐福绵得以继续站在讲台上。

    时任新疆教育厅厅长张帆问:“冯登先,你是怎么打造这么好的学校的?”冯登先答:“靠人才!我要了18个北师大的,北大的一个,还有华东师大的,复旦的……”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5月,还没等来高考,却等来了抄家。徐福绵没有办法留住那些他爱的文学书,苦苦哀求,希望那些人至少能把马列著作留给他。但一本也没有留下。不仅没有了书,连睡觉的被子也没有了,学生高正仁心疼老师,偷偷送来一个已经没有毛的光板的羊皮袄,这个羊皮袄陪着徐福绵在荒寒的戈壁待了10年。

    徐福绵被流放到农场劳动,农场名叫“帕其叶”,维吾尔语就是“鹰都不落的地方”,那是一片盐碱滩,生活极其艰辛。满腹诗书的徐福绵每天放羊、种地,徐福绵说:“我们在南疆率先推广旱播水稻,种400亩,年年亩产在400多斤呢!”繁重的体力劳动摧毁了他的健康,他的家也破了,但他的理想还坚守在瘦小的躯壳里。

    1978年,徐福绵摘掉了右派的帽子,重登讲台。1987年,徐福绵被授予特级教师称号。1991年,荣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封面人物。

    1994年,徐福绵提前退休,应石化中学校长黄乃洋的邀请,来到石化中学,一干又是10年。

    2002年,徐福绵参加北师大百年校庆,并在特级教师论坛上发言。

    2004年,接受乌鲁木齐一中陈福海校长的邀请,来到一中、八中担任顾问,又干了4年。

    到2014年,徐福绵仍没有停下教育的脚步,出入于中学,为教师解惑,教学生做人,即使到了耄耋之年,热情亦丝毫不减。他的背影里,我们看到的永远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场,那就是他对祖国的一片赤胆忠心,对新疆这片热土的无限眷恋,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教育人。

    (作者单位系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