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新学程:直击学习本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4-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课程领导力”日益为大家所熟知,课程开发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因为课程开发不仅仅指校本课程,也涉及教师对教学素材的再开发。因此,课程开发是与每一位教师息息相关的事情,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一些瓶颈。

    玉泉小学“新学程”实践研究正是力图解决这一瓶颈,其核心理念是:课程开发基于“学”,从玉泉小学所提出的“新学程”可以看出:对学生的已知、需求、动机、学习规律等关注是贯穿始终的一条暗线。学程,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学的课程及其过程,狭义上指学生学习过程的重构。关于“学程”设计的基本内涵与操作,大致可以用三句话加以概括:学程即“学习的过程”,“学程”设计离不开技术支持;学程即“学习的进程”,“学程”设计离不开动态观照;学程即“学习的历程”,“学程”设计离不开情境参与。这是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深刻课程变革,既能引发人的深入思考,又能为课程开发实践提供策略和案例。

    玉泉人的学程再造,确定了清晰适当的学习目标。玉泉学程再造的学习目标是综合分析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德如玉、智如泉”幸福教育20个核心要素+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情之后确定的预期学习结果,是学生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发生的变化,包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存有什么。清晰的目标具有导教、导学和导评的功能。学习目标要站在学生立场,用“我能……、我们能……”等亲近学生的语言来描述,非常有利于学生明确认知目标,激发学习的欲望。这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状态,学生在课堂上更主动、更积极、更活跃,特别想表达;改变了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态度和情感,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真正落地。

    精准规划目标导向的学习过程。美国教育学者波斯纳指出,学程设计不是一个单向的线性过程,还以一种“逐次的相似完成系列”而展开。也就是说,学程设计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反馈和改进成为学程设计不断精致、保持更新的重要因素。玉泉小学在学程再造过程中,正是遵循了这样一个规律:沿着“育人目标→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重构→结构化的单元整体教学内容(整合和添加校本学习资源)→课堂学习”的路径,构建了“一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宗旨;“三问”:问源、问法、问流,把现有的实践类“课堂”带到了思辨型“课程重构”,让我们知道了既要脚踏实地深耕课堂,又要仰望星空重新厘定课程。

    玉泉人的学程再造,精准规划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以目标为导向,用评价作驱动,确保了学习活动始终围绕目标展开,聚焦目标达成。学习活动是模块式推进的,多个模块的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学习链(评价链)。我想,这是这一研究最大的价值之所在,即围绕学生的学,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同时,切中课程深刻变革的本质,切中教和学的本质,实现了教与学的转变,富有想象力,敢于把空间和权利还给学生,效益很高。

    玉泉人的学程再造,设计了与目标匹配的大单元评价任务。大单元设计是玉泉学程再造的亮点之一。在大单元设计过程中,玉泉人除了做到有什么样的目标就设计什么样的评价任务,即评价内容要与学习目标一致之外,还创造性地将评价任务嵌入到教学活动中,这部分设计并没有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在单元目标出现之后总体呈现,让每位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做到评价方法与学习目标一致,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交流、作业、作品等来收集学习信息,研判学生是否达成了目标,从而作出教与学的决策。可以说,玉泉人学程再造过程中学习单的研究设计、素材包的设计、KCL的设计等有高层次教师的把关,非常专业,促使学生形成了优质的学习样态。

    玉泉人把学程研究作为课程改革的抓手,通过理论书籍的阅读、专业技术的培训、学程的设计与实施等措施展开校本化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因为有了学程,学生对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和学习过程了然于胸,自己的学习状态更加积极主动,学习质量大大提升。学校在学程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融入了玉泉文化,让学程成为具有学校特色的亮丽名片!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