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书吧·会客厅阅读,荡起区域教育的涟漪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4-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张永涛:乐亭县约有人口4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了74%。在区域整体推进师生阅读上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障碍:一是农村部分家长在学生阅读启蒙、教育、陪伴上做得非常有限;二是部分师生的主要精力用在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上,无暇顾及课外阅读;三是一部分学校没有正规的图书馆,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图书馆如同“摆设”,个别学校图书馆虽然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利用率偏低。

    为解决这些问题,县教育局成立了推进师生阅读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活动机制;各校不断创新读书形式,通过开展各类读书论坛、读书沙龙等确保活动的有效实施,有序推进师生、家长读书活动;县教育局每年组织读书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选表彰读书活动先进集体、优秀“学习型家庭”和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

    孙民云:推进教师阅读远比推进学生阅读难。事实上,早在2011年海沧区教育局就发出了“书香海沧 教师领航”的倡议,当时主要从开展共读一本书、推荐好书、读书征文、评选最爱读书家庭入手,希望以和风细雨的方式唤起教师对书的记忆。但几年下来,教师阅读不温不火,真正受影响的人极其有限。显然,泛泛发动并不能大范围改变教师的阅读状况,也不能真正触动那些不重视阅读的学校和不爱读书的教师。

    2014年,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重新启动“书香海沧 教师领航”全员阅读工程,依靠行政力量和制度设计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推进学生阅读上,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举措,但学校普遍缺乏科学系统的阅读设计、高水平的专业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有保证,选择高水平的专业阅读指导机构开展合作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凤潇:在整体推进阅读工作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城乡、学校、家庭之间的差距带来的教育理念、师生差异等问题。

    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是最低成本帮助学生成才的方式,更是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抓手。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本着“研究引领、教研推动、全面参与”的工作思路,建立三级管理网络:第一级是建立区域阅读工程领导小组,负责阅读工程的总体策划和研究的组织管理;第二级是以实验学校为重点的研究小组;第三级是全区其余所有学校。形成了以阅读研究为核心、分层推进的工作模式,即突出一个主题(分享阅读),拓宽两条渠道(立足学校,辐射校外),把握三个原则(广泛性,趣味性,持久性),深入四个层面(区域发动,学区推进,学校落实,延伸社区),体现五个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与家庭、社区相结合)。以此统一认识,打开阅读视野。

    功利性阅读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教师报:教师阅读不能直接与专业成长画等号,功利性阅读让教师有所排斥?如何打破功利性阅读?

    何云峰: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打破教师功利性阅读。让“功利”推动阅读。对于一个不热爱甚至排斥阅读的教师来说,阅读需要榜样的带动、群体的鼓动和评价的促动。邗江区积极倡导让“读书人”培育“读书人”的理念,发布了教师阅读书目,推动任务式阅读行动,要求读书成为干部选拔、名师评比、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方面的必备条件,用一些“功利”的宣传和措施推动教师阅读行为的发生。

    让阅读不再“功利”。邗江区积极倡导以知识、审美和思想需求为原点的阅读行为,重视经典的教育学著作、文学著作和人文著作等书目的推荐,建立不同层面的教师读书会,开展不同内容的“我喜爱的一本书”幸福阅读分享活动,满足教师非功利性阅读的诉求,培养教师阅读兴趣和习惯。

    让阅读和“功利”互促。从长远的角度来考量,教师阅读可以与专业成长画上等号。有了大量的专业、高效的阅读,教师才能获得专业的优势发展;反之专业的优势发展又能促进教师对阅读的热情,增强阅读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有利于阅读向工作的效能转化。因此,邗江区积极落实教师专业成长行动,尤其是面向中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计划中融入阅读书目要求,着力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征文,引领教师提升阅读素养和教育专业水平。

    张永涛:功利性阅读对教师而言是为了解决问题,对学生则更多是为升学考试而进行的阅读。阅读本身应是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因为在大语文观的背景下,不会阅读就没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打破功利化阅读首先要有一个长效机制。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阅读推广也不应该是应景、应时的节日型、运动型活动。所以,乐亭县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周密部署,以保证教师阅读的可持续发展。

    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特色学校建设,乐亭县力求做到六个结合:一是教师阅读与创建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相结合,二是教师阅读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三是教师阅读与校本教研相结合,四是教师阅读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五是个人自学与集体互动相结合,六是教师阅读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孙民云:即便是直接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书籍,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未必就可以转化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些书阅读时很有触动,读后不久却很可能在记忆中了无踪迹。有的教师告诉我,读《给教师的建议》时感觉字字珠玑,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却完全用不上。说到底,阅读之用本身就很难立竿见影,其作用是逐步显现出来的,需要一个积淀、感悟、内化的过程。因此,简单说“阅读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未必能让教师信服,过分强调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的确容易引起教师反感乃至排斥。

    打破功利性阅读,不能把阅读局限在“专业”上,比如《断舍离》与教师专业无关,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与专业无关,但与我们的心灵解放相关……读这些书,虽与专业无关,但能说与成长无关吗?打破功利性阅读既要读“有用”之书,也要读“无用”之书,要让教师通过读不同的书认识到,读书首先是为自己读的,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享有更幸福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而读的。但是,不论怎样,某种程度上“逼”教师读,我以为是有必要的,教师只有真正“在读”了,才能逐步体悟到阅读对生命的意义。

    中国教师报:在职业生涯中,您是怎样阅读的?有什么感悟和建议?

    郭长利:我的读书经历了“需要、习惯、生活”三个阶段。刚刚参加工作时,无论是教书还是做秘书都是功利性阅读,就是为业务学。19年的政府机关工作,阅读渐渐成为习惯,现在已经和吃饭一样融入了生活。几十年的读书和工作告诉我“阅读素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生活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是生活的工具,也是修身养性的良药。但现在全社会的阅读意识和氛围日渐衰退。所以,我们要在全社会再掀全民阅读热潮。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丰富和强化优秀作品的登载,剔除低层次、低趣味的“快餐式”作品。

    孙民云:我最深刻的感悟是,一个习惯阅读的人遇到任何困难时,总会本能地想到书,也总会找到能够帮助你的书。我的建议,读书宜亦博亦专,宜思考扬弃,宜读读写写。

    凤潇:我个人的阅读比较杂。因为过去获得书籍没有现在这样容易,所以基本上只要看到书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地读起来。这样一来也逐渐形成了广泛阅读的观念,可以说,许多非专业类书籍的阅读,也为我的教育观念打下了思维基础。除了专业阅读,历史和哲学类的书籍是我比较喜爱的。这些书或许没有特别重要的知识直接与我的专业相关,但每每处理教育中的突发事件,我自己总会回忆起那种“静读”的状态,让书中内容与自己的工作、生活链接,阅读在看不见的地方潜移默化发生着作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