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于无边界处见精彩
《天上的街市》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内容,也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第一篇现代诗歌。记得我第一次上公开课便选择了这一内容。时隔一年半,我再次选择这一内容参加学校赛课,无论准备方向还是心态都完全不同。我以这两次公开课的经历,来探讨无边界学习理念下的自我成长。
备课无边界,课堂更有料
第二次执教《天上的街市》,我的备课思路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次执教《天上的街市》时,我还是初入职场的新手,该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没有系统的思路,只是一味盲目地东拼西凑,整个课堂看似热闹,实则没有太多内涵,也没有做到让学生贴近文本去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和深意。第二次执教,我不再忐忑,也不再盲目,有了明确的备课思路。
第二次执教《天上的街市》前,我在自己所带的两个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包括三个问题:现代诗歌知多少、写作背景知多少、诗歌意象知多少。调查发现,学生对现代诗歌无论是体裁、意象,还有鉴赏方法方面的了解少之又少,运用“知人论世”走进文章深处的意识也没有形成。明确学情后,我的第二次备课有了更准确的方向。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是郭沫若早期创作的新诗。当时,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深重的民族苦难,许多知识分子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诗人目睹这种现实,却又无法改变,只能在诗歌中寄托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因此,我请历史老师提前跟学生讲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这也为我后续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奠定了基础。这首诗歌除了历史背景特殊外,诗中描绘的意境也非常美,特别是对牛郎织女的描述,打破了传统的悲剧形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描绘的意境,我让美术老师在美术课上带领学生化抽象为形象,将诗歌意境用画面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思维无边界,学生才有得
要想让学生学有所得,就需要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快速有效地理解文本的重难点。第一次执教《天上的街市》时,因为设计的问题过于零散、不明确,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局限,似乎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回答问题时也没能聚焦和达到预期目标。第二次执教《天上的街市》时,我吸取了第一次上课的教训,以一个主问题串起全文,在此基础上抛出一些相关联的小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比如第二次执教时,我设计的主问题是:假如你此刻也在天上的街市游览,此番游览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部分?这个主问题很好地将文本与学生的阅读感受联系在一起,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我深刻认识到,要想让学生理解文本,就要让他们带着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走进文本。只有真正释放了学生的思维,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我给学生当堂布置了写作任务:充分发挥想象,仿写一篇属于你自己的“天上的世界”。这也是对我前面教学实效的一个检测。学生的作品让我喜出望外,也再一次证明不是学生不会写作,而是没有激发起他们写作的欲望。
反思无边界,成长才不惑
第一次上完《天上的街市》公开课后,我只是觉得课上得不好,但哪里不好自己也说不清楚。第二次上完课,我有了确定反思的方向:反思无边界。不能把自己局限于某一点,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来审视。
一是自我反思。经过自我反思,我认为这次公开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范读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有待加强;文本挖掘的深度与广度还有提升空间;课堂时间的把握有待加强,最后“美美地写”没有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展现出来。
二是结对反思。结对反思就是找那些能指出且愿意指出自己不足的听课老师单独交流,结对反思的教师可以不局限于本学科,应尽可能听取不同学科老师的意见。
三是集体反思。学科组内部成员聚集在一起,针对某一教学案例集体评课。这种反思形式能多角度、深层次挖掘授课教师及教学案例上的优缺点。
两次公开课教授同一篇课文带给我许多思考。我深刻认识到,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善于积累,积累生活,积累经验,积累理论,积累不断创变的勇气和热情。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赤湾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