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课改20年系列研讨夏季论坛在郑州举行,与会专家指出——新时代教研工作转型要关注10个走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5-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褚清源 通讯员 曹煜 余坦) 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20年,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回看与瞭望?新时期,当各种新理念、新经验、新成果交织出现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回到教育基本问题上来辨识与判断?5月20日至21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的“致敬课改20年系列论坛夏季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主题分享与对话研讨。

    本次论坛由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郑州市教育局教学教研室、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和地市教研协作体承办,华樾(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协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雷振海,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吕同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全国新学校研究会副会长嵇成中,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李海龙,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党委书记、局长田鸿鹏,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姬文广等出席了论坛。来自广东、江苏、湖北、湖南等10余省份的20多个地市教科院院长、教研室主任参加论坛。

    开幕式上,姬文广分别从“推进课程改革,深化育人研究内涵”“变革教研方式,优化育人研究路径”“实施成果培育,提高育人研究品质”“专业研究引领,改良区域育人心态”等四个方面介绍了郑州市教研工作经验。

    在主题报告环节,吕同舟从课改背景下德育课程的发展脉络切入,结合具体的德育课例分析了德育教学面临的两难困境,尤其是在有限的课时内经过设计的假情境,很难实现德育的实际效果。他强调,新时期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研发学生喜欢的思政课。

    刘坚在报告中以“新课程新在哪里”为线索,分析了课改20年的成果与问题。他指出,以死记硬背获取标准答案和高分数的教与学,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要警惕这种“学业过剩陷阱”。

    嵇成中在论坛上表示,课改走过20年,教研工作面临着新的转型,即围绕如何发展核心素养实现10个转型:从教学设计走向学程设计,从教学目标走向学习目标,从基于经验走向基于证据,从基于课本走向基于标准,从课时备课走向单元备课,从个人魅力走向合作共赢,从事实识记走向观念聚合,从知晓什么走向能做什么,从基于输入走向基于输出,从线性创新走向集成创新。他同时指出,“素养时代”教研员能力指向四个要素,即学会整合、学会设计、学会评价、学用工具。

    在访谈沙龙环节,湖北省武汉市教科院原院长李碧武、江苏省徐州市教科院课改办主任高青、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教研中心主任徐宇明、河南省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校长王昌胜四位嘉宾围绕课改20年带来的具体变化和面临的痛点展开了对话。

    本次论坛是由教育专业媒体和学术研究组织联合发起的专业论坛。论坛期间,先后有地市教研协作体的15家成员单位作了经验交流。与会代表还走进郑州中学红梅街校区观摩了该校课改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