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笔记上出富有思考的数学课
在最近参加的一次小学数学乡村教研共同体首届研讨活动中,我看了三节课例,教师四度打磨,许多专家学者与教师因为共同的理想而相聚,聚焦课堂,助力成长。
立场
教师立场:步入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映入眼帘的不仅是自然美景,更是一队专业的校园解说员,一排林立的学生作品画,一张精致的手绘座位图,一群敬业的小数大咖们,这些无不体现出主办方的“教师立场”,共同体的研讨旨在教师的参与,助力教师的成长。从校方接待服务的周到、培训内容安排的丰富,到活动形式的多元,都使参会者感到贴心、舒心。
儿童立场:浙江省小学数学教研员斯苗儿一直强调——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教师要真正把孩子装在心里,可以从他们的名字开始,因为每个孩子的名字中或多或少承载着家人的祝福或期许——“任为民”不会因为是“为人民服务”而觉得老土;“邢天朗”或许真会“天天开朗”了;“魏来”也许通过学习能有更好的未来。当教师给孩子更多的机会介绍表达,尊重才会有实现的可能。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以惯有的思维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儿童的想法,经常把“自以为是”的理解一厢情愿地粘贴在孩子身上,亟须破除儿童在儿童立场上的缺位,教师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最终使儿童真正站在教育的正中央。
立意
浙江省特级教师、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俞正强在点评时说到,每节课都有课“眼”,抓住课“眼”是上好课的关键。比如《认识方程》,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未知数,从算术思维(一个故事)到代数思想(两个故事)的无缝对接,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体悟?显然意义的理解大于定义的描述。虽然不会影响这节课的掌握情况,但会影响后续教学,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指向未来的,是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
想明白了,未必能说清楚,更别提做到位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学军小学教师袁晓萍的示范引领让理念成为实践,让梦想照进现实:以算式记录生活中的数学故事引入——唤起对方程的已知——举例辨析完善认知——多元表征深化理解。他用不同的两个代数式表达同一个意思,从而联结了方程的等价思想。
无独有偶,浙江省特级教师、台州市黄岩区小学数学教研员陈昕模拟上课《认识小数》,大家也为之兴奋。低起点、高架构是陈昕对本节课的立意和独特解读:低起点是教师关注了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通过简单对话暴露学生对小数的掌握状况;高架构则是沟通了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小数与整数之间的本质联系,平均分是它们的核心概念,位值制是它们共享的一个元素。
立序
用简单的材料上出富有思考的数学课一直是好课的标准之一,正如斯苗儿老师所言:“一节课如果把材料整合好,反馈的序排好,这节课就不会差。”
比如《图形的旋转》一课,关注表达和操作。教师从表达的需要引出旋转的三要素,即中心点、方向和角度,在操作的细化中紧扣对三要素的理解,通过点、线、面的旋转变化体会不变的要素。
又如《认识小数》,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来表示0.1元,4组材料,从形象的10个1角图示,到直观的线段图和正方形,再到半直观半抽象的计数器。教师丰富而有结构化的材料提供,促使学生多元的表征,意义的深入理解,反馈的序列也自然生成。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认识方程》,袁晓萍是这么布置任务的:
师:根据自己写的一个方程,创编数学小故事,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出示学生作品——天平)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呢?老师给你提示(大括号)列表或者是文字,把你的数学小故事表示出来,要求独立创编。
如果有小困难,怎么办呢?出示图片,找出方程并记录在横线上。
选择自己能完成的任务,开始。
又是如何来反馈的呢?
你准备好听故事了吗?在听的时候,听到了(未知数),听到了(等式)。
袁晓萍给了学生自主创编清晰的方法提示,明确的反馈路径指引,在完善认知方程定义的同时,更加深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樊川书院教育集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