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训视窗新时代,教研员何为
在基础教育发展进程中,教研员发挥着重要的专业支撑作用,堪称课程改革“助推员”、教学实践“战斗员”、教师发展“指导员”、教育决策“信息员”。进入新时代,教研员该有何为才能应对新问题、迎接新挑战。
垂范师德,引领师风。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作为“首席教师”的教研员,要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自觉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培养高洁情操;不仅带头传承师道,还要通过专题培训、树立榜样、宣传报道、考核评价等途径,培养教师尊德、爱德、学德、立德、乐德的品质,引领教师把优良师德师风的种子撒播在课堂内外。
育人为本,助推发展。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在育人和成长等方面赋能学校、赋能师生,成为教研员最重要的课题。
引领学校从“育分”转向“育人”。如今把“育分”当成终极教育目的的学校仍然存在。教研员可以借助评价指挥棒,把立德树人作为衡量学校优劣的第一标准,引导学校改变观念,促使教育回归育人初心。
引领教师从“学科知识教学”转向“学科育人”。一些教师仍把学科知识教学当成唯一的工作职责,育人只是搭乘学科知识教学的顺风车。教研员通过主题讲座、研讨活动、示范课等方式引导教师从“学科知识教学”转向“学科育人”,帮助他们把各科教学放在立德树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来审视和思考,最终达到学科知识教学和育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引领学生从“五育失衡”转向“全面发展”。面对“重智、轻德、弱体、抑美、缺劳”的教育顽疾,教研员要加强对德体美劳“四育”的研究,组织开展经典诵读、美术作品制作、体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引导教师创新育人方式,打破课内课外育人壁垒、拆除线上线下育人挡板,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铺平道路。
立足问题,创新教研。问题是发展的逻辑起点。不同时间、地域、校情、政策等因素会产生不同的教育问题。教研员要增强问题意识,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基于目前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学实践现状,教研员应研究和解决以下问题。
教师教育理论素养不足的问题。教育理论是关于教育客观本质规律的系统化、概括化和抽象化的知识体系。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认为教育理论“高高在上”与教学没有关系。作为教研员不但自己学、用教育理论,还要指导教师学和用,提高教师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
教师对教材结构体系理解不深入的问题。教师天天用教材教学,但很大一部分人仅把教材看成是课文和习题等碎片化的知识点,不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不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和逻辑关系,导致大量课堂教学问题的出现。教研员必须引导教师从结构体系的整体视角理解教材,教师不仅要清楚教材内容,还要清楚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及背后的目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屋建瓴用教材教书育人。
教师解读课程标准不到位的问题。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对一线教师来说,课程标准的地位相当于教育教学的“尚方宝剑”。然而许多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解读不到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教研员必须在教师、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一座立交桥,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精准理解课程标准内容,提高用课程标准指导、评判和改进教学的能力。
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能力不强的问题。科技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人工智能、智慧课堂、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已是教育生活的一部分。但一些教师特别是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不足。教研员要帮助教师借力信息技术,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之道,让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助力。
(作者系河南省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研室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