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笔记听课鲍山下,悠然见花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6-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夏日芳菲,我有幸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鲍山学校听了刘恩樵老师的《驿路梨花》。灵动、简约、趣味、怡然……再多的词语,也很难完整描述这节课的全貌。显然这堂课深深打动了我。

    “大家好,我是苏州刘恩樵,请认真观察站在你面前的老师,把你的发现大声说出来。提示:要前看、后看、左看、右看。”上课伊始,在讲台转了好几圈后,刘老师走到学生中间。

    “老师面慈心善”“老师是个慢性子的人”……

    刘老师笑眯眯的,顺势提出本课的主问题——“同学们,把你的阅读发现大声说出来。请认真阅读《驿路梨花》,说说你怎么理解文中的梨花?” 导入环节,不只有“趣”,还与课堂的主问题无缝衔接,匠心独具。

    随后,刘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整整12分钟,以教师朗读、学生听读的方式开启课堂,学生边听边思,在听读中“发现”,在“发现”中交流,返璞归真。

    范读后,学生带着问题读读议议,说出“是一个叫梨花的小姑娘”等,刘老师就板书“人名梨花”并领着学生读读“梨花”的外貌描写部分,试着读出梨花姑娘的美,指导学生一点朗读技巧;说出“梨花是花朵”等,刘老师就板书“景物梨花”并让学生品读文中写景的文字,学着写写景物;说出“梨花是助人为乐的精神”等,刘老师就板书“精神梨花”,顺势领着学生找找文中哪些人做了哪些事来助人,梳理文章的脉络。

    师:“谁建造了这座小茅屋”“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解放军叔叔”“瑶族老人”“梨花姑娘”……

    师:“文末才…… 如果按事件发生的顺序来写,还是那些事,但效果一样吗?这是一个写作秘密——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一波三折。”

    刘老师一步步推进问题的深度,学生来来回回翻书,热火朝天讨论。刘老师穿梭在学生中间,弯腰倾听他们说话,捕捉他们眼睛里的喜悦、困惑、迷茫、渴望,理解他们的观点意图,并回应他们。孩子们一个个高举起手臂,说出自己的思考、见解,青春而自信。学生质疑时,刘老师适时指导、点拨、总结,为课堂锦上添花。

    课堂上,学习在悄然发生,学生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宽容、信任和民主。

    师:“同学们,请再读读第32节,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解放军盖了小茅屋”“梨花的姐姐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住过小茅屋”……

    师:“‘十多年前’这个词让同学们想到了哪些信息?”

    课堂高潮部分,刘老师抓住文中关键词“十多年前”,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梨花”的内涵,把“梨花”的含义提升到“传承梨花”“民风梨花”“希望梨花”“坚持梨花”,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化“梨花”的外延。

    师:“假如小茅屋建在咱们鲍山上,大家会接着照顾它吗?”

    生:“我会”“我会给小茅屋送食物“我会让爸爸给小茅屋装上光伏板”……

    师:“同学们都愿做梨花,真好!”

    生:“我也是梨花”“我就是梨花”。

    师:“泉城济南,自古以来就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济南人早就接过了这根‘梨花棒’,这根梨花棒会不会传到我们班”“有你们这些小梨花,泉城会更美好。我即梨花”。

    悄然中“我即梨花”脱口而出,润物无声,课堂真正成了师生生命碰撞与交融的原野。

    师:“文中的人叫梨花,也大量描写了梨花。为什么不叫桃花、杏花、迎春花?”

    生:“梨花很白,花多”“梨花秋天结果”。

    师:“大家说的各有道理,听老师背一首诗,再想想。”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不是很有诗意?作者彭荆风是否为了借用陆游的这句诗才在文中处处写梨花呢?一篇美文,拟一个亮眼的题目也很关键,这也是一篇‘美文梨花’。”

    以文教文,链接文本和写作,课文真正成了写作教学的例子,成了写作的源头活水。

    回溯课堂,“我相信你一定有独到的发现和理解”“同学们,你们的高光时刻到了”“你的发现很有新意”……刘老师鼓励的话语不断出现,学生从“不敢发言”到“我想发言”“我会发言”“我享受发言”。学生的每个回答,刘老师都能引导着进一步思考,拓展他们思维的广度、深度。

    学生反复回读文本,梳理脉络,品味人物描写的精妙,思考悬念的作用,感悟梨花精神的美好,注意拟题艺术,挖掘文本最大的教学价值,对教材解读有角度有深度。

    刘老师用一个主问题贯穿课堂,没有预设、肢解和灌输。孩子们从反复阅读中发现并感悟文章的字词美、构思美、意蕴美、情感美,一步步走向“梨花”深处,在愉快的氛围中,“听课鲍山下,悠然见花影”。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阳信县实验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