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变得寸进寸向“笑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6-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为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习惯放在第一位,教育必须适应每一个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这成为白莉莉一直以来的追求。配方制课程、契约式作业、整理课、整理教育……她“得寸进寸”,在因材施教的个体教育之路上走过了40余年。

    ————————————————————

    时间就像永不枯竭的小溪,日复一日地静静流淌,貌似无声无息,却带走了年华,转眼间我从教已有40余年。

    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坚守“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理念。作为教师,我看到孩子就觉得是一种幸福。我喜欢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也喜欢他们银铃般的笑声,更喜欢他们的笑容。我相信,这些笑容背后,是成功的喜悦,是收获的开怀。爱笑的孩子,是自信的孩子,是快乐幸福的孩子,也是拥有安全感的孩子。

    但我也观察到,许多孩子在上完小学后甚至在小学期间,就常常感到不快乐,愁眉苦脸,甚至长时间闷闷不乐。每当看到这样的画面我就思考,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习惯应该是第一位的。教育应该也必须适应每一个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绝不能让学习成为学生沉重甚至痛苦的负担。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的脸上绽放最纯粹的笑容?如何让校园成为“笑园”?也就成了我一路走来的追求。

    配方制课程

    校园如何变成“笑园”,确实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从哪里入手?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课程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记得还是在夏承焘、郑振铎、林斤澜、谷超豪等大家的母校——浙江省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担任校长期间,我在课程设置方面就进行了改革尝试。

    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了选修课、微型课和隐性课。当时我提出了“四课”开设的具体原则:“开全上足必修课,开设丰富选修课,巧增妙添微型课,创新发展隐性课。”在作业布置方面,我对老师也提出了要求,作业必须分层、必须公开:作业必须呈现在小黑板上,悬挂在班级门口走廊,可以供学生、教师看到作业量和分层情况,一目了然。实践证明,如此的课程、作业设置,是卓有成效的。

    就在这之后半年,我前往市政府、市教育局新打造的一所现代化学校——温州市实验小学担任校长。到了这所学校后,建一所现代化的“笑园”的想法在我心里越来越成熟。我越来越认识到,个体教育教育的最大价值所在,即教育先贤提出的最本质的原则——因材施教。我始终觉得,课程的多样化是满足教育个体差异化的最基础的工作。于是,乘着课改的东风,学校在完善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配方制课程”。

    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两个孩子。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课表,都得到合适的教学,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些做法无疑是朝着差异化教育迈出的坚实一步。

    到道尔顿小学之后,步子迈得更大一些。道尔顿的课程设置,主要基于“选择、综合、实践”三大原则。所谓选择,是指必修和选修同时开展。我并没有忘记一路走来所积累的经验,比如在广场路小学担任校长期间开设的选修课和隐性课,在实验小学、道尔顿小学依旧有。开设原则是基本上满足学生的选课需要——每一位学生都必须选修一门艺术课程和体育课程。但凡是学生有需要的课程,如果学校教师不能开,我们就外聘教师。还有一周三天的“IVY”选修课,也是纯个性化的课程,轮滑、武术、攀岩、小小数学家、云雁文学社、各类大小球等都在其列。在综合性方面,除了国家基础课程之外,我们开设了两周一次的戏剧课,聘请专业的戏剧教师担任指导师。我们还开设了图书馆课,按年段设置相关主题的阅读课程。在外语教育方面,我提倡的隐性课得到了实施。每天课间播放英语歌曲,开设道尔顿小镇课程(进入小镇必须全程用英语),每学期举办英语挂牌活动(全校会英语的教师佩戴黄牌,学生见到必须说英语),让英语学习变成像母语一样的浸润式学习。最能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还是我们的STEAM课程,从“上天”的立可达教育卫星到“入地”的150亩大农场研学,课程的多元性得到了很好体现,这样的课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契约式作业

    “道尔顿制”是世界四大著名的基础教育品牌之一,也是个性化教育的典范。它是由著名教育家海伦·帕赫克斯特女士100年前在纽约创立的。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我国试行过一段时间,舒新城、朱光潜就是早期实行道尔顿制的先驱。我深入了解后,觉得道尔顿制的思想深得我心,与我一路走来的从教办学理念高度吻合。比如道尔顿制的核心是契约式作业,我早年在温州市实验小学担任校长期间,学校实施指向儿童个体差异的作业设计,“36个孩子36种作业”的套餐式分层作业就与之类似。

    作业是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关心的重要问题。“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的网络语满天飞,足以说明问题。道尔顿制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道尔顿制最为核心的就是契约式作业,我们称之为“合同作业”。在每一周的学习开始之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分层作业,多元选择,在教师与学生充分协商后,把本周的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分类排列在作业合同上,师生签字,成为契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灵活安排,也可以更换写作业的顺序,调整每天的作业量。“鸡飞狗跳”的亲子辅导作业现象,在道尔顿小学基本不再有。于教师而言,作业设置就成了备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必须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学情,尊重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才可能制定出学生能够接受的契约。而学生作为契约签订人,既是决策人也是责任人,作业不再是教师的事,更不是家长的事,而是学生自己的事。作为主体,学生也要学会为自己签订的契约负责任。

    从“整理课”到整理教育

    除了课程和作业,我也对课堂教学做了一些变革。在担任实验小学校长期间,我设置了一堂新型的课——“整理课”。这个课源于一个非常朴素的想法:希望孩子们每天像整理家务一样整理自己的学业。整理课设在每周一三五的最后一节。整理课上,孩子们可以反思一下当天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问题还没有彻底明白,可以带着问题去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我所创立的整理课,伴随着我走过了漫长的探索之路。到道尔顿小学以后,整理课迭代更新,由原来的一节课变成了一种整理教育,自成体系。整理教育是要将学生自理、自学、自律的“整理”能力作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石。通过整理,学生亲身经历内在的情感体验,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整理教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品质的培养及内在生成,以学业整理为主,辅之以心情整理、学习工具整理,并促使教师整合资源、合作教学,给予学生适宜、有效的指导。最终形成学生“理学、理心、理身”,教师“引导、启发”的整理模式。

    在理学方面,整理教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科学习中,引导学生养成对学习物品、学习环节、学习方法、知识系统、学习资源和学习成果的认知和整理,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有关学习行为的程序、方法、策略,学会整理、反思、质疑、合作、探究,进而规划、管理和监控自己的学习。这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独立自主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总结方法策略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与有效沟通。

    在理心方面,坚持引导学生一日三省,制订计划和反思,使学生能感知自己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寻找合理途径排解心理困扰。最终,通过整理活动的程序和规范,使学生养成自理的习惯和整理的思维。

    在理身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合宜的身体管理,拥有健康的体魄;能够有效、有序地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事务,懂得合理规划时间、整合资源;在校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培养学生具备文明高雅的举止和社交礼仪;在文化沟通和碰撞中,获得珍爱自我和尊重他人的美好品质。

    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中设置小导师,帮助同学解决学业上的一些问题。

    在道尔顿小学,原先开设每周3节的整理课,逐渐增加到现在的5节,学校还把整理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中。课前整理,课后整理,每日的整理课,每月的整理日,每学年的整理综述,师生共同参与。

    道尔顿制的实验室,我们将其称为整理室。在整理室内配备了诸多学习资源,有经典书籍,有电子资源如平板电脑等,当然还有导师,为在整理课上完成了基础作业的学生提供更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套餐。

    去年在我校举行的长三角基础教育论坛中,与会专家观摩了全校的整理课,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对我们进行了高度褒奖,我深感荣幸。但是我想,每天在学校的孩子们的感受更值得我们关注。长假里,总有家长在微信朋友圈发这样的信息:孩子在家想念学校了,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回校上学。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校长,看到一个个舒展的生命绽放在校园里,如此喜欢校园生活,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欣慰的事呢?

    我为之奋斗的“笑园”,似乎越来越可触摸了。但,教育者都应是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不会满足于现状的。我信奉胡适的一句话:得寸进寸。进一寸就有一寸的欢喜,进一寸就要努力做好这一寸。我相信,怀抱此理想的教师和校长越多,学生喜欢的“笑园”越多,中国的教育就越有希望,民族的未来也就更加值得期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