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桂珍:无悔的“珍”心
一位年轻“女汉子”,响应国家号召跨越2600公里到西北戈壁教书,只为圆心中的“英雄梦”;一位高中班主任,不仅带领学生创造了高考“奇迹”,更让他们找到人生的力量;一位“陇原名师”,创办工作室引领全省各学段300多名青年教师成长,学习经费多是她自掏“腰包”……她就是学生口中的“闫妈”,同事身边的“闫大姐”,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走出的“中国好人”闫桂珍。
————————————————
从教40载、入党近30年的闫桂珍,扎根戈壁钢城,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两鬓已经染霜,但对教育的“珍”心和对学生的爱从未“降温”,甚至越来越浓……
带着感恩的真情不忘初心,做奋战边疆教育的“英雄”
小时候,闫桂珍的家里生活困苦,亲友和老师凑钱帮助她完成了学业。班主任王述芳专门做了一个高脚小板凳,让小个头的闫桂珍坐上能够看得到黑板上的字,教师于海东看到闫桂珍饭盒里只有稀稀拉拉的玉米粥,转身就将装着白米饭和蔬菜的饭盒放到她手里……类似的记忆一直温暖着闫桂珍的心。
“那时我就想,一定要考上大学当老师。”闫桂珍下定决心,“要做像王老师、于老师那样爱学生的老师,做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的好老师。”
1979年,闫桂珍如愿考上丹东师专,毕业后进入当地一所乡镇中学教书。因为从小喜欢读英雄人物故事,她特别希望能到边疆地区去“战斗”。于是,1985年,23岁的闫桂珍响应党的号召,带着一箱书和一卷旧铺盖,毅然离开当时条件较好的辽宁老家,只身奔赴2600多公里外的甘肃省嘉峪关市,从此扎根西北戈壁36年。
1992年,闫桂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心扑在党的教育事业上。那时的她一周要承担40多节课,假日还要走访学生家庭。她只用书信和家里沟通,直到10年后才有机会第一次返回家乡看望母亲。
忙于事业的闫桂珍总是在照顾别人家的孩子——学生,却未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幼儿园老师甚至没见过她这个母亲。尽管如此,闫桂珍还是早早给儿子做了“安排”——大学毕业后要回到嘉峪关工作,成家立业的同时也要继续照顾舅舅——多年以前,闫桂珍的弟弟高位截瘫,一直由他们夫妻俩精心照顾。2013年,儿子毕业后真的回到“家乡”所在社区工作,继续父母坚持的事,这让闫桂珍很欣慰。
多年后,闫桂珍不再单纯向往书中“英雄们”的壮举,她要一点一滴把自己的生活和热爱的教育事业做好,让更多的孩子走出戈壁、奉献社会。
带着师者的荣耀不辱使命,做学生成才路上的“贵人”
在教学工作中,闫桂珍不怕吃苦是出了名的,在带班、备课、授课、辅导、批改作业等方面都是精益求精。她创立了独特的“自主发问,点拨导学,激情感染,创新思维”的16字语文教学法,还提出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主张:本真语文、激情语文、大美语文、多元语文。
以这样的教学主张来引领实践,闫桂珍的语文课充满了激情和魅力。“她旁征博引,可以从古文讲到历史,从人物性格讲到为人处世的品质,我们都不愿下课。”学生津津乐道于“闫妈讲坛”。
前些年,酒钢三中师资力量不足,闫桂珍做班主任的同时还带了三个班200多人的课,而且还是跨年级带课。备课时间紧,她经常早晨四五点钟起床备课,晚自习考试后,当晚就会把试卷批改出来……有付出就有所得,闫桂珍带的每一届学生都创造了学校的高考“奇迹”,这是她身为师者的荣耀,但学生成长的记忆里,学业成绩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闫桂珍老师是我们的第二个妈妈……闫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也是无微不至……”学生说,天热的时候,闫桂珍给他们买西瓜、熬绿豆汤解暑;逢年过节,闫桂珍自掏腰包给他们发粽子、月饼、元宵等;学生家庭有困难,她总是慷慨解囊,无私帮助;酒钢三中有不少家在外地的学生,节假日有的学生回不了家,闫桂珍就把他们带到家里过节,甚至带到家里吃住。
在闫桂珍6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总是挤满了学生。最多的时候,有10个学生在她家里吃住,孩子们都称她为“闫妈妈”。
“闫妈妈常教导我们‘读书先做人’,而她自己正身体力行地为我们做着最好的榜样”“闫妈妈早已桃李满天下,她不仅教书育人,还会给予学生父母一般的关心与理解。可以说,她一直为我们提供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营养,她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贵人’……”谈起闫桂珍,许多毕业生忍不住赞叹。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的。短暂的3年,闫桂珍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和教育着学生。
带着党员的信念无私奉献,做扶危济困的党员“先锋”
对学生很舍得,对自己却很“抠门”,闫桂珍不是没有钱,而是尽自己所能去资助贫困学生。
1994年,学生丁戈飞的父亲突然病逝,整个家庭失去了支柱。闫桂珍紧握着丁戈飞的手,鼓励他“坚持学习,考上大学”,并将自己的500元钱和学生的1300元捐款送到他手上。那个夏天,丁戈飞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
1995年,单亲学生周鹏与父亲的矛盾日益加剧,学习上也开始自暴自弃。闫桂珍得知后把他叫到家中吃住,像母亲一样关心他……后来,周鹏考上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他在给闫桂珍的信中说:“老师,您就是我最好的妈妈。”
闫桂珍发现学生王宏离家太远,每天跑步上学太辛苦,随即送给他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学生刘振兴眼睛受伤住院,爸妈都不在身边,闫桂珍就去给他送饭、喂饭,还安排学生给他补课,出院时还给他交了1600多元的医药费……
由于闫桂珍带班高考成绩优异,酒钢公司奖励她几万元,她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几十年来,闫桂珍省吃俭用,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170多名,总额超过50万元,并先后把47名贫困学子接到家里照顾,其中有3个孤儿由她资助到大学毕业。
2012年教师节,闫桂珍被嘉峪关市委、市政府授予“推动嘉峪关市教育事业特殊贡献奖”,奖金20万元,她同样义无反顾地捐出了这笔奖金,倡议设立“闫桂珍爱心助学基金会”,以此凝聚社会各界爱心,共同构筑教育扶贫的梦想,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完成学业。
在闫桂珍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公益事业,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开始理解和支持她,并与她一起风雨同行。
基金会成立后,闫桂珍和基金会成员的足迹踏遍甘肃多个贫困县的沟沟岔岔,行程达5万多公里。2015年12月,基金会为甘肃海拔最高的教学点——抓喜秀龙乡小学送去一批电脑,让孩子们也能接触“新科技”;2017年、2018年,先后为天水市、会宁县的50名高考贫困学子捐赠10万元助学金;2018年5月,为定西岷县四中地震后所建学校募捐13万元;2019年8月,为庆阳市环县655名贫困师生发放资助金、图书、棉衣、书包等,价值20万元……
2015年1月,嘉峪关市胜利路小学学生贾俊杰身患重病无钱医治,在闫桂珍的倡议下,基金会募捐10多万元,挽救了贾俊杰垂危的生命;2019年3月,闫桂珍得知酒钢三中学生张文婧的家长身患重症,便以爱心基金会名义向全社会发出“与生命赛跑,救救母亲”的倡议,两周筹款27万元;2020年4月,刚考上重庆医科大学的学生霍宇佳的父亲突发疾病,闫桂珍得知后资助了6000元,同时以基金会的名义募捐35万元……截至目前,基金会共募集善款815万元,资助贫困师生15600余人次。这些受助者和他们的家庭因此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动力和希望。
同事们开玩笑说,有困难的学生千万不能让闫桂珍知道,她要是知道肯定去帮扶。她有钱的时候资助,没钱的时候会借钱助人。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是闫桂珍的幸福所在,而她所做的,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朴素的为民情怀。
带着名师的责任勇于担当,做青年教师发展的“师傅”
在学生眼里,闫桂珍是和蔼的“闫妈妈”;在同事眼中,闫桂珍是亲切的“闫大姐”;在年轻教师的培养上,闫桂珍又是名副其实的“严师傅”——在学业上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教学工作中也不会让一个年轻教师掉队,有问题她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有需要她会毫无保留地“传经送宝”。曾经有几位新来的年轻教师,她就像“钉子”一样天天去听他们的课,手把手指导,一遍两遍不行就八遍十遍。经过一年多时间,这几位教师不仅能独当一面,还在甘肃省教学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2011年,闫桂珍被评为“陇原名师”,在甘肃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她在全省率先创立嘉峪关市“闫桂珍名师工作室”,用来培养和打造嘉峪关市语文名师团队,并以此为平台,辐射全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目前,工作室辐射嘉峪关市小学初中阶段,已在省内环县、岷县、临洮等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组建了12个二级工作室,10年来有300多人加入,参加培训教师累计1500多人。
本着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教师的目标,闫桂珍竭尽全力争取资金和培训项目,以“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为工作室成员请专家培训或外派到教育发达地区学习。经费不足时,她拿出自己的工资和奖金等20余万元作为教师培训经费。她还常常四处奔走寻求支持,一次骑车摔倒,差点被车撞伤,当她一瘸一拐地找到当地一名企业家并说明来意后,对方看着她“狼狈”的样子感动地说:“闫老师,有你这样的老师,是学生之福,是教育之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