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者说党史学习教育中涵养师德的三个维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8-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一直以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将师德之“德”理解为道德、德行的层面,但新时代赋予师德全新的内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需要从三个维度涵养师德,即政治的维度、思想的维度和道德的维度,要从根本上引导教师培植政治素养、重塑价值体系、增进职业认同,使广大教师更好担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坚定信仰信念,自觉提升教师的政治站位和时代使命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发展进程中的伟大事件、伟大尝试、伟大思想,将艰苦卓绝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穿起来,在感性与理性的深层激荡中更加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怀。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组织开展了“教育的使命”大讨论,以党史教育为主线、教育发展为辅线,将党史教育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从“教师的责任”延伸到“教育的使命”,从“教师的发展”拓展到“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型”……将红船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与邢台的抗大精神、新愚公精神等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我们常说,使命感是激发出来的,不是灌输进去的。当教师被工作本身的价值和使命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指令与压力所激发时,其工作才富有创造性和可持续性。为此,信都区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载体与方式,开展了“百堂党史微课展播”“百个红色教育基地网上游”“百部红色电影进校园”“百首红歌红诗展演”“寻访百名老红军老干部”“培树百名红烛先锋”六项特色活动,激发广大教师主动把教书育人工作与党和国家发展的宏观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相契合。

    擦亮精神底色,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修养和教育责任感。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当今时代,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着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挑战。信都区西部太行山区是革命老区,至今保留着抗日军政大学、革命碑林等多处遗址遗迹,有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我们坚持以党建带“关键”,组织开展了“大手拉小手、重走抗大路”等一系列活动。各学校也纷纷组织教师到革命圣地开展“红色精神映初心”活动,通过走访前南峪、西柏坡、张家小院、董振堂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让教师切身体会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爱国情怀,使红色精神跨越时代成为信都教育人的价值追求。如郭守敬小学党员教师争做红色播种人,在教学楼旁开辟场地建成 “红色驿站”,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21篇红色经典篇目,以党的历史发展为主线,通过课余的碎片化时间学习党史,将红色种子植入每一位学生心中。

    弘扬高尚师德,全面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和职业幸福感。“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引导教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教师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格情操等沉淀到灵魂深处,增进教师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自我价值感、组织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为此,信都区组建了教育系统红色宣讲团,以“百年党史”“伟大精神”“红色热土”“身边楷模”四个专题为架构,建立“校长讲给党员听、党员讲给教师听、教师讲给学生听”的宣讲圈层,依托“火种党史宣讲小分队”“鸿蒙思政专题课堂”等特色活动,从涵养高尚师德的角度出发,实现党史宣讲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截至目前,已进行宣讲212次,受众师生达到5.3万余人。同时,在教育系统开展“晾诺践诺铭初心 立足岗位办实事”活动,组织教师“五个一”活动:每名教师结对帮扶一名贫困学生,开展一次主题家访,分享一个育人故事,阅读一本育德好书,参与一次师德沙龙,全面检验基层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

    (作者系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教育局副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