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内人“进城择校焦虑”需要理性止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8-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每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招生季,各类招生话题便粉墨登场,其中最敏感的话题就是“择校”,而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农村“进城择校焦虑”。在这种焦虑之下,不管小学还是初中,农村适龄孩子的家长选择就读学校首先倾心于城区学校。这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而言是一种应对选择,但对于不具备城市生活学习监护条件的农村家庭而言,托关系、走后门也要让孩子进城读书不见得是首选上策。

    在不少家长看来,虽然近年来教育均衡程度不断提高,城乡校际差距不断缩小,但城市教育资源远远优于农村学校,不管是师资水平还是办学条件、教育理念、特长培养,都是农村中小学无法比拟的。同时,在农村独特的文化氛围下,把孩子送进城市就读成为不少农村家庭引以为傲的举动以及体现家庭文明程度和孩子培养成效的标志。在一些家长看来,这样的择校行为是孩子走向成才成功的“坦途”。但是,实际上却不尽然。

    一方面,一些优秀、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识强的农村学生确实在城市中小学找到了新的成长起点,能够快速融入城市教育环境与成长氛围,呈现让人欣喜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因为环境陌生感增加、城乡生活习惯差异,对于部分进城就读的农村学生而言,局促感和不适感滋生,出现融入不了、被城市学生排斥的状况,导致出现自卑、封闭、轻度抑郁和孤僻等现象,这样不仅不利于学习,可能还会出现不良身心疾患。

    特别是一些本身不具备城市生活监护条件的家庭,在父母双方不能陪伴监护的条件下,一味追求进城就读,采取租房、借宿、进入城市托管辅导机构等方法,容易使孩子因环境不适、生活不适、学习不适、交际不适等产生心理疾患。一些自立意识差、独立生活和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的孩子,可能还会堕入网游、手游、逃课、欺骗家长等误区,这样不仅不利于成长,更会毁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相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亲情呵护陪伴与科学监护的到位,永远都是科学、有效的最佳成长助力,也是完成义务教育的最好保障。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程度的不断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城乡教育资源在师资条件、办学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断缩小,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农村的义务教育未必就远远落后于城市。如果任由农村中小学生向城市学校流动,不仅会导致出现农村吃不饱、城市吃不了的义务教育发展极端困境,而且对于城市学校而言,由此造成的“大班额”和人满为患,会成为学校发展和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严重瓶颈,这显然是不足取的。

    “进城择校焦虑”背后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原因,要想止息这种畸形,必须从以下方面对症下药,科学干预。

    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角度入手进行基础性干预。要进一步加大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力度,通过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建立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等,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校际差距,从源头上化解盲目的“进城就读冲动”。

    强化家长教育,对家长进行科学引导。教育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应结合义务教育入学实际需求和家长需求实际,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合、家庭教育提升等干预措施,让家长把孩子的成长建立在尊重成长主体、尊重成长权益、提供合适教育的基础之上,引导家长结合孩子成长实际、身心发育特点、是否具备监护条件、生活习惯基础等,综合衡量是否把孩子送到城市读书。

    与此同时,城市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严格招生纪律和招生秩序,在坚持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原则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城市学校班额,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和招生数量,采取均衡编班、随机摇号、统一调配等教育资源配置和调整措施,有效控制家长的不理性择校冲动。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禹州市教体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