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人物朴素的穆老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8-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9月柿子红满山头,我在新学校遇到了穆老师,一位50多岁的老教师。

    这所山区中学的一切都令我感到新奇,最好奇的是穆老师在宿舍屋檐下挂的那个“铃铛”——半截啤酒瓶里用线吊着一个小石子。当风吹来,啤酒瓶晃动,小石子便叮当作响。我问穆老师为什么挂“铃铛”,他说有时周末不回家,一个人在学校有些冷清,听着铃铛声会安心许多。

    山里的冬天特别冷,学生常常在下雪后感冒咳嗽。学生发病大多在晚上,从学校到医院要走一里多山路,很不方便。穆老师晚上常和我一起陪伴生病的学生,帮了我不少忙。

    每学期开学前课桌椅都需要维修,穆老师二话不说拿来刨子和手锯自己动手修课桌椅,修理后的课桌椅特别结实。听其他老师说,穆老师年轻时干过木匠学过医,后来才教书。他在这所学校工作了30年,一直喜欢做学校里的这些杂活,也不需要报酬。

    我和穆老师曾联手带过5年毕业班,学生成绩年年名列前茅,曾被称为中考“双子星”。其实我与穆老师相差二十几岁,他是前辈、老师,我只是助手而已。

    读书是穆老师生命中胜过穿衣吃饭的大事,他不仅自己读书,还引导学生阅读,不仅与学生进行读书比赛,还比读书批注、读书心得、读书笔记。为了让学生读到好文章,穆老师严格把关,每周都坚持把文章刻成蜡版再复印分发给学生。他喜欢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阅读,即使是紧张的中考复习阶段,学生的阅读量也有增无减。

    穆老师博览群书,一有闲余,我们这些年轻人就簇拥着他,听他侃侃而谈。他劝导我们:“一篇文章你读得越深入,就越能感受到幸福。”

    穆老师的公开课常让我大开眼界,印象中最深的是他讲作家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听着他的范读,让人时而承受落榜时的孤寂与伤感,时而骑马孤行,时而河边伤神,时而江中孤船难眠……他骨子里的感伤感染了曾经的我。他一生热爱语文教学,学校领导班子多次推举他当总务主任,可他执意不肯,坚持要进课堂,要与学生在一起。

    我来到学校8年后,学校新建了教学楼,通了互联网,又有人捐了电脑。在穆老师和校长的撮合下,《山溪》校刊诞生了,成了学生挥洒文学热情的沃土。

    作为一名老党员,穆老师自己的日子始终过得朴素,却资助过不少家庭困难的学生。面对纷繁的世界,他常勉励我把人生目标定得高一点,才可以走得远一点,“人总得有存在的价值”。

    难以置信的是,穆老师退休不到一年就离世了,我清晰地记得他身上盖的那面党旗,鲜红而美丽。后来当我独处时,他曾经的话语、身影一直出现在脑海,似乎不曾远去。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陇县天成九年制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