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教学是需要钻研的
入职4年,《有效教学》中的一个案例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两个大学生毕业后到同一所学校工作,3年后,一个没什么进步,一个硕果累累。书中的点评耐人寻味:“前者表面上工作了3年,其实只工作了一天,而后者的的确确工作了3年。”
至今无法忘记给学生上的第一节物理课,我一下子讲了3节课的内容,整堂课跟学生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内容很简单,没什么要讲,看看书就可以”。后来讲到“追及相遇问题”,我依旧以自己的标准判断难易。一节课下来,学生眼神迷茫。看着他们的反应,我认为是没做PPT的原因,所以用周末时间做了动画,并重新讲解了相关内容。学生依旧没听懂,不少学生还发出了嫌弃的声音。课后,学生烦躁的表情反复在我的脑海出现——再这样下去,被学生“轰”下讲台是迟早的事。
这段经历并不愉快,却给了我一个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教训——教学是需要钻研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伍尔福克认为:“教学不仅仅是工作,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倘若周而复始上着不变的课,过着不变的生活,听着都很枯燥。然而开始“钻研”后,即使是熟视无睹的事物也会重新焕发不一样的光彩。
如今回顾4年从教经历,我看到自己在教学上的三个转变。
一是对理论知识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从师范生到教师,从专业课学习到招聘考试,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理论我早已烂熟于心,但以前更多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无法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体会不到理论知识的重要。例如“重视学情”,刚入职时的我明显犯了理论脱离实践的错误,对学生无法独立学习的内容总想让学生自学掌握。如今细看这些教育理论,不是理论没有用,而是自己不会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是认知的工具,能帮助我检视、反思和解释职业生涯中面临的种种困难。
二是对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发生了变化。
每个期末学校都要求入职3年以内的教师上交备课本,我的备课本写得杂乱,且教学目标常常是空的,第一个学期的教案是我“奋战”十几天从教案书上抄来的。结果一交上去,领导直接指明我的教学目标是无用的。当时我很不理解,书上不都是这样写的吗?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后来参加新教师培训,同组教师一起向导师展示了满满几页纸的问题,导师反问我们:“你们在提这些问题前有没有仔细看过考试大纲?”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以前备课总喜欢问自己“要讲什么”“要讲到多难”“选什么题目”,想很久也拿不准答案,其实课程标准已经写得明明白白。现在的我备课很自然地先通过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再细想怎样讲。
三是备课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
备课的落脚点从“讲什么”到“怎么讲”。以前觉得学生失分是因为我没讲过,因此讲课力求面面俱到,备课喜欢参考厚厚的课外练习册,听课也只关注别人讲了什么。有前辈曾告诫我少看习题书多看教师用书,但我认为学生考试考的就是做题,练习册的题目覆盖全面,为何不用?今年再看以前的课件,发现自己当时完全被题目牵着鼻子走,不仅重点、难点不突出,有时还因为偏门题目而让教学走偏。现在的我无论备课还是听课,更关注条件性知识,即如何传授本体性知识的知识,而这些内容很大一部分藏在教师用书中。
上述观点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已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对于初来乍到的我而言,这些转变却是在一次一次不解与失败后运用“思考”的钥匙才获得的。何为“钻研”?我喜欢《有效教学》给出的答案——常人的一般性思考活动都可以看作是研究活动。这4年的转变让我明白,唯有不断反思才能让自己更好地站稳讲台;唯有像研究者一般思考教学,才能让教师的劳动更加乐趣无穷。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