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家校沟通何必拘泥于形式
信息时代,教师是否还要上门家访?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当前,不少教师选择电话、微信、QQ等方式进行家校沟通,大大节省了家校双方的时间成本。但是,由于缺乏现场感,效果不如上门家访。为此,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求教师必须上门家访。
当前,为了检查家访工作开展情况,有些学校要求教师在学生家中“打卡”,通过定位等方式检验教师是否上门家访。但是,“打卡”只能检测教师去没去家访,只要教师提交与学生家庭住址相吻合的定位截图就算完成任务,至于是否与家长进行了面对面沟通,家访效果如何,学校并未关注。
在我看来,教师是否要上门家访,需要视情况而定,还要考虑家长的意愿。再者,家校沟通重在效果,而非形式。管理者如果忽视这一现实问题,一刀切地要求教师入户家访,反而会让教师产生应付心理,打卡了事。避免形式主义的“打卡”式家访,让家访回归本义,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要将家访的选择权交给教师。入户家访确实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生活和成长环境,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有的家长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或保护个人隐私并不欢迎教师家访。采用何种方式沟通,哪些学生需要入户家访,何时去家访,应将选择权交给教师。
其次,优化家访工作管理方式。为了加强家校沟通,学校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但不宜制定诸如“在某个时间段必须完成全员家访”等要求,不能采用事事留痕的管理方式,也不要将家访纳入绩效考核,否则可能会使家访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再次,丰富家校沟通形式。家校沟通不能拘泥于形式,要采用多元化的家校沟通方式。比如,家长遇到问题,可以将孩子在家情况录制成视频,将视频发送给教师,并与教师一起探讨。对于普遍性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云课堂”的形式向家长传授解决办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家委会的桥梁作用,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可以借助家委会反馈问题。
总之,家访“打卡”看似是学校管理的需要,实则是学校的管理理念及工作作风问题,最终都会落在教师及学生的成长样态上。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