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草原》深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9-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在《文学创作论》的前言中自述:对于文学,他不满足于阅读、陶醉,总是强迫自己反复探寻那构成形象的奥秘。

    我庆幸,自己也萌生过这样的念头。阅读教材文本,尤其是文学性文本,我开始不满足于读懂文本内容,总是强迫自己去探寻文本内容背后更多的奥秘。

    孙绍振教授还认为,散文的形象产生于生活特征的个体化和情感的个体化的遇合。那么,我们欣赏散文,就是尝试了解作者在文中记述的独特生活和表达的独特情感。一方面,我们要循着文字,试图无限制地接近作者的立场,去感受特殊的生活和情感;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自觉地回到自我,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这次我尝试解读的是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老舍的《草原》。这是一篇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属于经典之作,被一代代的小学生学习。

    无论对于老舍,还是对于出生江南的我,《草原》所呈现的都是另一种陌生的生活。

    这方完全不同的天地,一下子吸引了异乡人。“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空气是洁净的鲜,透着草香;天空高远明朗,蓝天白云分明,作者抓住敏锐的嗅觉和高远的视觉,传递了第一层新鲜感。

    接下来,视觉的方向从高空转而向下。“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眼前的草原和作者想象中的“野茫茫”形成了冲突,这才强调了“并不茫茫”的第二层新鲜感。

    因为“并不茫茫”,所以小丘、羊群,甚至小丘的线条都看得特别清晰,让作者自然联想到泼墨晕染的中国画。这是深度的联想,不只是停留于自然,而是跨越到文化,把草原的自然特征美化、诗化了。

    在“这种境界”里,复杂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两组对比的句子好像在传递因为过于惊喜而失衡了。这是内在深层感觉的调动,呈现了感觉层次的推进和变化。

    这还不够,作者转换立场,“连骏马和大牛有时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借骏马和大牛的视角,把初见草原的新奇感、新鲜感推向极致。

    随着生活特征的强化,情感也逐步强化。这是散文的审美规范之一,我们可以循着它继续解读。

    第二自然段,作者的感觉很快从自然天地转向一方水土养育的这一方人民上。“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各色的衣裳”“像一条彩虹”,作者继续描绘生活的特征,展现不同的风土人情。

    但作者并没有借助视觉继续细细描摹风土人情,而是凸显了整体的知觉——快和闹。“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立刻拨转”“欢呼着,飞驰着”,强调主人迎接的快;“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强调迎接的闹。

    “像一阵风吹来似的”,人群怎么会是吹来呢?“车跟着马飞过小丘”,车马怎么会飞呢?显然这里的动作因为受到内心感觉的冲击产生了变异。主人热情的迎接,让“我”内心激动,激动让感觉产生了变异,这种变异又强化了内心的激动,这是情感表达的强化在起作用。

    如果在此处戛然而止,那么感觉的层次就不够丰富,情感的浓度也不足,更没有特殊性。所以,越到后面,我们越要刻意去寻找隐藏着的感觉和情感的变化。

    到了蒙古包外,按理应该细细介绍蒙古包的外形,展现异乡典型的生活特征。但作者并没有细细描写蒙古包,而是强调了马多、车多、人很多。主人热情迎接的场面充分“集中”了作者的注意力,这是热情的进一步深化。视觉焦点一旦转向蒙古包,前后就缺乏统一性了。

    很快,作者的感觉变模糊了,好像只知道跟着主人的感觉走了。“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着不放”“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后来,模糊的感觉更强了,“也不知怎的”,稀里糊涂就进了蒙古包。主人干什么,我们就跟着干什么;主人敬酒,我们回敬;姑娘唱歌,我们也唱;人们舞蹈,我们也舞蹈。直至忘了时间,“太阳已经偏西”。

    那么,是什么让作者的感觉越来越模糊了呢?当然是主人的热情。作者被草原人民的热情融化了,好像被热情醉得稀里糊涂了。这样,不仅把生活的社会特征展现得很充分,还让醉得稀里糊涂的特殊感觉达到了饱和,并在最后一刻凝聚成诗呼之欲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到了文末的高潮,热情和深情被诗化了。

    作者从草原的自然特征开始,写到草原的人文特征;从个人的情感写到民族之间的情感;从初见草原的新奇,写到被草原人民的热情醉得稀里糊涂。

    好的散文往往抓住特殊的生活特征,由浅入深,表达个体特殊的精确感受。我们读着读着,似乎忘却了现在的时间和空间,与作者共同进入了那片生存场,经历不曾经历或似曾相识的生活,感受不曾铭心或已然淡忘的情感。当我们和作者达到共情的那一刻,常常进入一种“迷狂”的状态,逗留在作品世界中,久久不愿离开,这就是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

    如果解读散文,仅仅停留于一般化、概念化的情感,就难以感受这一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

    由此我想到,能够经得起岁月淘洗的文学作品,必有其特殊魅力。语文教师讲授文学性文本,先要去感受、发现文本的秘密,才有可能引领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在文学中获得更多隐秘的力量。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绍兴市群贤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新论     下一篇:课事猜猜老屋倒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