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观察·沈雪春②以课程建设催生课程文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9-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程文化是课程观念和文化符号的统一,内蕴于课程目标,外显于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建设精神和学生发展需要,人文素养拓展课程在设置、实施和评价环节应该贯彻“活动”主线,以可视化的活动课程体系、社团化的课程组织形式打造“活泼泼”的课堂文化样态。

    活动型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心动”,而且要让学生“行动”,需要“做中学”。人文素养课程建设遵循“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要求,将思维活动寓于体验活动、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之中,让教育看得见“人”,让课堂看得见“动”。基地课程主要有三类:体验类课程、探究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体验类课程强调在情境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让课程成为其生涯规划中的一粒“种子”;探究类课程注重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从已知走向未知,培养其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类课程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课程与社团的融合能够活化校本课程、规范学生社团。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可以将校本课程与社团的融合作为课程开发的指导方针,鼓励社团类课程,倡导课程性社团。以课程社团化提升课堂活力,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型;以社团课程化规范社团学习行为,提升社团的活动效能。社团化的课程组织形式追求民主平等的思想碰撞和共同体式的智慧践行,帮助学生培养广博的胸怀、多元的智能、自由的思想。

    课程建设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于润育品格,在于立德树人,这一“素养化”的课程目标催生着“素养化”的校园文化。人文素养课程通过对学生身心的“润育”和 “唤醒”,帮助学生在经典传承中培养文化自信,在愉悦的状态中走向素养的“最近发展区”,并成为“自由的有意识”的人。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接受人文理念的熏陶,还能使学生在文化厚植的基础上确立文化自信。人文素养课程提供了学生与“经典”的亲密对话,如“经典阅读”“经典吟诵”“古琴演奏”“诗苑学步”等,所蕴藏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经世致用的精神,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

    道德是个人修养的表征,需要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社会建构。因此,社团化和社会化课程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方式。人文素养课程可以采用社团化的组织方式,将多个课程同时引入社会化的教学路径,如公益社、礼仪社等。这些社团化和社会化的课程为学生的社会建构提供了“法定”的活动时间、空间和路径,让学生在对话协商、沟通合作和表达诉求中完善自身的道德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中学党委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编后记感受传承的力量     下一篇:一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