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大先生告诉青年为什么而读书
98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100岁的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99岁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106岁的《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西南联大学子联袂“出演”的一部不一样的青春片——《九零后》,带观众去往那个战火纷飞、群星闪耀的年代。
烽火连八载。作为纪录片《西南联大》的姊妹篇,徐蓓导演的纪录电影《九零后》描绘的是在战火中出生的一所传奇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的叙述风格,《九零后》是从西南联大学子个体生命的角度进行叙事,讲述这代人的青春。他们在烽火岁月中求学问道,“泡在”陈寅恪、金岳霖、吴大猷的课堂;战火烧到联大,跑警报、睡战壕又成家常便饭;大三大四的学生纷纷报名参军,外文系学生被分在各个部队担当翻译官……有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有人教书救国、读书报国……在影片筹备及宣发期间,他们中已有五位离开人世,留下绝版影像,其中就包括2021年6月17日去世的翻译家许渊冲。
对这些如今已年过九旬的“九零后”而言,西南联大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影片还以联大学子的视角,塑造了一批有风骨、有担当,学识与人品都堪为青年楷模的联大先生群像。青年学子在观影后,发出深深的感叹,认为这些堪称大先生的“九零后”们,通过他们的“青春”引领青年重新找寻“为什么而读书”,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探究教育与大学的本质,思索强国的关键……
电影一开篇便是战火纷飞。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马识途先生谈及当年所选专业时说:“当时就是想救国。我考的工学院化工系,准备做炸弹来抗日。”王希季先生则表示当时并无多想,仅单纯地想“工业报国”。许渊冲先生在谈其教育经历时说道:“小学写作文,我的志愿就是要抗日……”
这一代人的青春紧紧地与国家联系在一起。
西南联大于战火纷飞的时代诞生,其使命便是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其目标便是培养服务社会之人才。
“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也多次强调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欲改革国家,必先改革个人;如何改革个人?唯一方法,厥为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教学需求下,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指出,“大学师生既要与全国民族共命运,关注现实,又不能为一时一地之所限止,不能不超越几分现实,其所期望之成就,势不能为若干可以计日而待之近功”。正是在这样的教学思想引导下,西南联大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满怀教育救国情怀的服务社会之人才。同时,为实现学术救国、教育报国的远大理想,不少海外学者毅然回国、赶往云南,全国各地不少心怀救国情怀的学子奔赴西南联大……
90后的北京大学博士生在观影后感慨道:“隐藏在《九零后》主线中的里线是整个西南联大的历史,并且这条里线通向了教育之于青年人、教育之于国家的意义。”“随着电影步入尾声,我脑中只剩下一个念头:把握当下,珍惜光阴,多做有益之事,多读书。”90后清华大学学子如是说。
《九零后》还在上映,“九零后”的青春与先生之风,还将继续影响青年人担当好强国使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