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跃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9-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郝跃生性质朴,这种质朴,在他19岁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时就显露无遗。1977年恢复高考,郝跃毅然选择了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

    年少时,郝跃曾立下誓言,要做一颗祖国的“螺丝钉”。40年里,郝跃瞄准国际前沿换道超车,主攻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材料研究方向,带领团队成员摸爬滚打,用10年冷板凳换来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从核心设备、材料到器件的重大创新,并使我国氮化物第三代半导体电子器件步入国际领先行列。

    郝跃深知,要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事业的全面突破,必须有一支庞大并优秀的师资队伍,为行业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他以科研育人为导向,锻造了一支雁阵引领、言传身教、接续奋斗的立德树人教师团队,形成了政治素养高、家国情怀深、治学态度严、创新精神强的良好育人风尚。

    2019年,郝跃荣获“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得到200万元奖金,他选择全部捐给学校并设立奖教基金。那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这种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无不感染、激励着每一位师生。

    集成电路领域需要大量人才攻关,然而我国集成电路领域的人才缺口仍然巨大。郝跃对此深感忧虑。面对人才匮乏的现状,他身体力行,长期奋斗在人才培养第一线,倾尽心血为国家培养集成电路领域创新型人才。

    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和产业实训经历,郝跃结合国家教学改革形势,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总结教学经验模式,积极推动学校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依托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实验平台,打造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以适应微电子领域高速发展的需求。

    为了凝练和总结教学改革成果,郝跃和团队成员多方搜集资料,最终以“基础与应用融合、产学融合、科教融合”为微电子人才培养新理念,以技术发展和产业需求为牵引,构建并实施了“理论课程—实践能力—创新素质”三位一体微电子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得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该培养模式被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借鉴采纳,并在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会议、教育部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工作推进会介绍推广。

    “德”是教师的灵魂。在郝跃看来,没有高尚人格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他坚持“育人先育己,育才先育心”的教育理念,选择既做“经师”也做“人师”,以身作则、正己化人。

    郝跃始终坚持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常年坚持以讲课、报告、沙龙、论坛等多种形式给研究生上科研指导课,给本科生上专业引导课,给高中生上生涯规划课,常常勉励青年学子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螺丝钉虽看似普通,但它对整台机器的正常运转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郝跃说,不管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想要在微电子材料和器件领域有一番作为,就需要发扬“螺丝钉”无私奉献的精神。

    郝跃心甘情愿做这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