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九人的乡村教育“深耕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9-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个家族,三代人,九位教师,80年扎根乡村教育

    无论收入多少、地位高低、资源有无,他们均不为所动,即使有机会去城区,也依然深耕乡村教育

    ————————————————

    2021年9月5日,星期日,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汤沟中心小学的校园失去了往日的喧嚣。校长夏静独自漫步于校园,构思着合校后的系列事宜。她的家离学校很近,每天很早到校已经成为她的生活方式。

    夏静的丈夫,同为校长的邹文军多年来也养成了每天很早到校的习惯。只不过他的学校是在7公里外的三汊河中学。

    夏静、邹文军这一教育世家,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动作,没有影响深远的大事件,没有引领行业的大成果,一切都是那么朴素、平实……

    家族精神孕育教育哲学

    10岁左右,夏静就确立了当教师的职业梦想。这样的教师梦是有代际传承的。

    早在解放前,夏静的外公曾在私塾教书,解放后成为“识字班”的一名教师,后来又到村小当教师,遗憾的是40多岁就因病去世了。

    受父亲影响,夏静的母亲20世纪50年代小学毕业考上了“初师”,毕业后在无为县牛埠小学教书,后由于政策原因在农村插队。因为喜爱教师职业,夏静母亲又主动回到牛埠小学教书,但身份是民办教师,每个月只有十几元钱的工资,并且不能按月发放,而是到年底由村大队支付。

    夏静的母亲热爱教育工作,始终奉行“当日事当日毕”,每天面批完所有学生的作业才下班,处处与人为善,深受学生及家长的爱戴、尊重。夏静上小学一年级时,母亲也是她的启蒙老师,每天母女俩一起上下学。这让夏静1983年初中毕业时就认定“要做一名像母亲一样受人尊敬的教师”。当年,作为班里的尖子生,夏静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无为师范学校。毕业后,夏静被分配到汤沟中心小学任教,一干就是34年。

    1989年,夏静与同在汤沟中心小学工作的邹文军结婚。邹文军的家庭情况与夏静高度相似,三代从教,父亲、姑姑、哥哥都是教师。

    在邹文军撰写的家谱中,有这样一段对祖父及父亲的描述:“祖父邹春浦曾就读私塾,饱学诗书礼仪,方圆数十里德隆望尊,20世纪50年代新政伊始,地方人才匮乏,受邀有司主持乡学,泽披一方……父亲邹广荣20世纪70年代县学师范毕业,响应‘社来社去’号召,辞别优渥,扎根乡野,辗转贫瘠,先后主事多所学校,培养人才无数。父亲倾力教育,殚精竭虑,未到古稀,抱憾离世……”

    夏静与邹文军结婚时,公公邹广荣就在汤沟小学做校长。他关心每一个学生,尤其对有辍学倾向的孩子高度关注。邹广荣要求所有班主任一旦发现有类似情况的孩子,要第一时间向他报告。他下班后逐个家访,不知劝回了多少学生。

    2010年邹广荣去世,他教过的学生纷纷来家为老师送行。当时来的学生人数远超出了亲戚朋友,不是社会名流,仅仅是一名老师,却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爱戴,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

    夏静、邹文军这个教育世家虽然没有显性的文字化的家风传承,但面对记者“如何用一句话来描述你们家族的精神特质”的提问,夏静随口说出了一句话:“时时处处与人为善。”

    “时时处处与师生为善”,这也许就是夏静和邹文军做教师、办教育的朴素教育哲学。

    为什么学生偷长了两厘米

    2000年,邹文军到附近的观安小学做校长。当时农村学校都很简陋。在邹文军的主导下,观安小学有点经费就改善办学条件,环境一天比一天好,逐渐全方位超越了周边农村学校。在这样的美好环境中生活学习,观安小学的师生充满了幸福感。2008年前来视察工作的县教育局领导也被观安小学的环境及师生状态所震撼。

    此后不久,邹文军被调往当地的一所薄弱初中——三汊河中学做校长。当时,邹文军的家距离学校近7公里,他每天早上5点钟准时起床,经常骑车40分钟到学校。由于三汊河地处偏远,邹文军当校长的第一件事就是办食堂改善条件,解除教师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在邹文军的行动感召下,三汊河中学的教师逐渐有了全新的工作节奏。

    改变学校面貌,邹文军从抓体育开始。农村学校资源匮乏,邹文军却从不抱怨,将突破点聚焦于全员跳绳,一抓到底。具体抓跳绳落实的不仅有体育教师,更有全体班主任。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仅体育成绩显著提升,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跟同龄人的平均身高相比,三汊河中学的学生平均高出两厘米,以致有专家考察后发出了“为什么学生偷长了两厘米”的感慨。跳绳还让三汊河中学中招体育满分率连年超过65%,居全市第一。

    邹文军不仅重视体育,而且重视校风建设,讲究环境熏陶。他采用“三个一”步骤落实“爱心午休”工程:先每班派一名教师照管学生午休,继而每年级派一名教师照管学生午休,不久每楼派一名教师照管学生午休。现在全校学生无须教师照管都能处于自觉午休状态,午休时全校静如幽谷。

    为了把更多的快乐带给孩子,每年春暖花开,邹文军必去学校周边踩点,觅得一处好风景,便将学生分年级带到那里,让他们从书本走向世界,放飞心灵,尽享自然野趣。“乡村学校有自己的优势,”邹文军相信,“常与自然相伴,必能涵养学生心性。”

    就这样,邹文军带领教师团队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让三汊河中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现在,三汊河中学的教学质量在当地已连续8年保持第一。在成为“县域十大名校”的基础上,2013年区域调整,三汊河中学又被评为芜湖市“三美”特色名校。好教育带来好愿景,现在三汊河中学所属学区的外出农民工纷纷将子女转回来就读,学校学生人数较2008年翻了一番。

    从教34年,做了20年校长,邹文军的职称依然是中级。仅凭芜湖市“五一劳动奖章”、鸠江区“十大名校长”的荣誉,邹文军完全可以轻松获评高级职称。“每每看到一线教师孜孜躬耕,寥寥无几的高级职称名额分到校时,我又怎能与教师去争?”现在不少年轻教师后来居上成为高级教师,邹文军居然比他们还高兴,“因为校之荣耀源于他们的付出,成果也自然由他们去分享”。

    村小生源何以4年翻两番

    乡村空心化,乡村学生多去城区就读,这是乡村学校普遍面临的困境。然而,这样的困境对于汤沟中心小学来说,不仅不存在,而且情况完全相反:2017年学生总数450人,2020年近900人,2021年1100余人,4年翻了两番还多,其中约1/3的学生来自外乡镇。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汤沟小学“逆势飘红”的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教育秘密?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化身”,这是夏静从教34年来不变的教育信仰。

    学生晓晓在一位教师家里玩时,顺手拿走了漂亮的小钟表。了解相关情况后,夏静找晓晓谈话:“你和同学去赵老师家里玩那天,她家的小钟表不知怎么找不到了。我想请你帮老师找找。如果找到了,请放到我的办公桌上。”

    当天下午放学前,夏静在办公桌上看到了钟表。为此,夏静买了糖果作为礼物送给晓晓,感谢她对老师的帮助……一段温暖心灵的谈话之后,晓晓流下了眼泪。此后,夏静抓住一切机会表扬晓晓,这让晓晓很快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晓晓已是即将本科毕业的大学生。

    由于家庭条件差,父母是农民,年纪又大,学生小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平时也不太与同学交流,班上还有少数同学歧视她。

    在教学《小草和大树》一组课文时,夏静找小蓉谈话:“夏洛蒂、海伦·凯勒如此不幸,但她们不向命运屈服。与她们相比,我们幸运多了,所以要向她们学习,相信自己……”夏静引导小蓉找出自己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做事认真的优点,这让小蓉有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夏静趁热打铁,让小蓉当班干部持续锻炼自己。六年级毕业时,小蓉语文考出了92分的好成绩。读初中后,小蓉父亲患癌去世,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但在夏静的资助和关爱下,小蓉顺利读完了中学,考上了大学。

    虽然付出了日复一日的爱,但在夏静看来,“学生对我的爱和感动远比我给他们的多”。一次夏静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两周没在学校。听说夏老师周末回家的消息后,她所带班级的所有学生跑到家里去看她。“夏老师,您什么时间结束培训回来给我们上课呀”“夏老师,我想您啦”。面对孩子真诚的爱,夏静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愿意与孩子打交道,我喜欢他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早在2008年,夏静就在无为县教学比赛中获得“教学能手”称号,并在巢湖市获得“第三届教坛新星”称号。此后,两所城区优质学校先后向夏静伸出了橄榄枝,但都被她婉言谢绝。

    伴随着自己的专业成长,夏静不仅为全县教师解读课程标准,而且为“国培”项目做讲座。当上校长后,夏静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多次辅导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在她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季彩虹、周文娟、伍克芳等青年教师在当地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中屡屡获奖。成为芜湖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后,夏静引领教师成长有了更丰富的资源。作为课题主持人,夏静先后承担4项市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无论什么课题,她总邀请青年教师同做主持人,手把手教他们做课题。现在的汤沟中心小学共有46名教师,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骨干教师5人,区骨干教师9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