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阳人文行走⑤在行读中打破学科壁垒
“学校-课堂”的教育模式在工业革命后成为主流,人们已逐渐忘记知识本不分科,“分科而学”非学习之本意。行读课程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发现学习、重新认识知识的机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重视课程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提倡不同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整合学科知识、实际生活以及学生个人经验……人文行读与之不谋而合。
行读课程往往以语文为基础,融合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和思维方式,在地理环境现场,激发探究热情,感受文思人情。
在“宅兹中国”河南行走中,我们在济源济渎庙开展的行读课程,就很典型地体现出打破学科边界后,学生充分获得了观察、思考、探索的自由,更深刻地理解了文化流转变迁及对现当代的影响,远超单科学习可能达到的效果。
济渎庙供奉着“四渎”之一的济水,行前我们给学生提供相关诗文,如白居易的《题济水》,称颂“兹水异乎众”“至清远外浊”,济水曾经和长江、黄河、淮河并列,古人在济水祭祀中往往寄托对其独立、高洁的推崇。
如今济水已然消失。我们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带“济”的地名,串联济水故道的大致流向,于是自然会生发出疑问:济水故道与现在的黄河下游走向基本一致,黄河与济水是什么关系?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可以查到济水河道随着自然变迁,后来成了“清河”,黄河夺清河入海。但这就足够了吗?
行读中的跨学科课程需要设计,但并不是生硬联系,并不是为“跨”而“跨”,更重要的是以行读中现实的景象为切入点,调动不同的学科知识,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当学生说“清河”就是“济水”时,教师需要追问这个名称出现在什么时期,更重要的是名称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对于济水名称的进一步追问,包含了语言学和历史学知识。“清河”是百姓的俗称,而这个名称诞生于金,这一带已非文治昌盛的宋王朝国土,济水祭祀久已废弃,百姓自然不知“济水”古名,文化出现断层。
后来,我们又利用济渎庙中一块赵孟頫书写的“投龙简记碑”,探讨元朝中期统治者为何又要延续汉人祭祀传统,以及联系元书画讲座揣摩仕元的赵孟頫内心的复杂感受。我们又找到朱元璋“大明诏旨碑”,齐声朗诵中体会冠冕堂皇的文字背后,统治者通过祭祀加强大一统的用心。
而学生自然会进一步生发出新的问题:既然济水那么重要,我们现在如何知道济水故道呢?知道什么固然重要,但如何知道是更为高阶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打破学科边界后自然而然的结果。有学生觉得可以通过对《禹贡》《水经注》等古书地名的连缀获得,教师则进一步补充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地理学中的应用,比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基于地形数据的仿真模拟来探究济水走向。在师生不断探讨追问中,科学精神也在生根发芽。其后,有不少学生生发了对相关学科的志趣,学生的文章得以发表并获奖。
在我看来,知识的记忆固然需要,但行读课程中通过打通不同学科壁垒,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并探究实践,生发对文化的理解与情感认知则更深入人心。
行读课程天然就具有跨学科设计和教学的特征,不只是语文与史地政的结合。
比如在欣赏博物馆文物时,我们也融入了艺术审美,甚至物理设计。在探究甘肃省博物馆秦国鼎形铜行灯时,我们就引导学生先从造型上欣赏其艺术性,再推断其实用功能,进而引申到秦国为何重视车马用具,与秦始皇统治之间有何关联,激发学生通过观察调动各类既有知识,从而作出合理的推测和判断。
行读课程因为“行”和“读”的对象都不局限于课本,而是现实世界中的自然山水、历史遗存、文化景观,这样丰富的教学对象天然地打破了学科边界,也就使得学习过程必须调动学生的各种知识储备,在探索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更好地培养其思维与创新能力。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教师、樊阳人文公益讲坛创始人,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教师万蓓蕾对本文亦有贡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