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笔记通向“1+x”阅读的最后一公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0-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实施,特别是“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以群文阅读、主题阅读为主体的“1+x”阅读教学被越来越多的一线小学语文名师所重视。但纵观“1+x”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数量,没质量;二是有学得,没习得;三是有学习,没评价。

    在一次公益师训会走进福建省武夷山市新丰小学活动中,教师阎晶晶执教《“1+x”主题阅读教学:朱子谈读书》一课,融通多个文本,沟通学生与文本,互通教与学,联通学习与评价,多“点”打通,“通”向“1+x”阅读的最后一公里,为“1+x”阅读教学提供了样本和范例。

    融通“1”与“x”。如何依托教科书的“1”这一主文本,选择好其他几个文本;如何处理主文本与其他几个文本的关系;如何用活“1+x”,让主题阅读教学从“有数量”走向“有质量”“高质量”?教师阎晶晶以《观书有感》(其一)(其二)为源,通过诵读、想象、感悟诗的含义,指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学习的“源头活水”可以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此为方法,折射学习《朱子谈读书》《劝学诗》,从感悟读书的好处,到理解读书的方法,走向学习运用方法、感悟读书志向,由知而行,由学而用,引导学生走进朱子,学习读书。这四个文本组合成了一个以读书为主题、文意融通、诗文互读的“文本群”“多文本共同体”。“为什么要读书”“如何读书”等一个个问题在课堂学习、走进朱子的过程中逐渐清晰、明朗起来。

    沟通学生与文本。学生要走进“文本群”,并与之展开深度对话,若无有效的路径与方法,“1+x”组合教学方式无法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课前,阎晶晶从聊朱子开始,说朱子名号,谈朱子学问,聊朱子与武夷山的渊源,让学生慢慢走进朱子。“这样一位我们身边伟大的学问家,他在读书时有怎样的感悟?这样的感悟又从何而来?”由此入课,学习《观书有感》自然而然;当学生理解了朱子格“源头活水”“春水生”,告诉人们要“多读书”时,阎晶晶顺势追问:“朱熹平时是怎么读书的呢?”此时,学习《朱子谈读书》已成为学生内在的动力与需求;当朱子“三到读书法”为学生感受、理解时,阎晶晶又跟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劝学诗》,在言语实践中进一步感悟“不轻光阴”,在实践中真正让书成为“源头活水”,在读书学习中“生春水”。当学生能够自由出入文本时,这些文本自然化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能量因子。

    互通教与学。只有充分把握学情,精准教,教到位,学生才能学得扎实,实现适宜发展。“1”这个主文本对教师来说是其传道授业重心所在,于学生而言是学好“x”文本的钥匙。阎晶晶深谙其中教学之道。她以《观书有感》(其一)为主,先让学生读通,再引导他们说说诗中描绘的情景,进而讨论“观方塘”情景与读书的关联,最后由读书拓展到读生活的“大书”,感悟“源头活水”。如此,“朗读想象关联感悟”四步学习法得以初步建构,并初步了解了朱子“格物致知”学习理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从身边的人和事的规律去感悟道理。在学习《观书有感》(其二)中,学生依朱子“格物致知”学习理念,初步尝试运用四步学习法交流讨论,感悟读书的好处——如春水生。而学习《朱子谈读书》《劝学诗》,阎晶晶大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上引“理念”,下用“学法”,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学生读诗文,想画面,联生活,悟“致知”,在深入的言语实践体验中感悟“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在勤实践、深入实践“读书三到”中做到“光阴不可轻”。

    联通学习与评价。阎晶晶深知“评价为了学习”“评价促进学习”。学生读懂《观书有感》(其一)诗句意思后,她引导学生读题质疑。当学生提出“题目的意思就是看书的感受,而内容却在写景物”题目与内容不吻合时,她随即给予肯定。由此,引出朱子理学“格物致知”学习理念。当学生对比读《观书有感》(其一)(其二),发现这两首诗都是通过“水”来告诉人们要多读书时,阎晶晶及时提炼:“格物致知,朱子格了这‘源头活水’,让我们知道了‘多读’真好啊。此时此刻,朱子的格物致‘读书’成为咱们班同学的格物致‘读书’!”朱子“格物致知”学习理念实现了初步转化。当学生初步了解了《朱子谈读书》这则文言文意思时,阎晶晶适时小结:“这就是朱熹的读书法。在问题的指引下,我们专心致志阅读,眼睛就可以把每个字都看清楚,心就专心致志和眼睛一起思考文言的意思,嘴巴就能把这么难的道理表达完整了。”之后,阎晶晶老师又进一步让学生尝试运用“三到读书法”理解“为什么心到最重要”。而当学生运用“三到读书法”学习《劝学诗》后,阎晶晶又通过评价语引导学生关联四篇(则)诗文,格物致知,读书践行。阎晶晶老师的每一次评价,指引着学生不断走进“文本群”,读通文本,读出自我。

    当“1+x”文本有了清晰的组合逻辑,这些经过精心组合过的学科逻辑又能基于学情、精心施教、评价伴随,最终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逻辑、生活逻辑。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