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事神奇的缸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0-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暑期在老家打扫卫生时,看到院子角落里有一口“缸”。这口“缸”高1米左右,大大的“肚子”,小又圆的“口”。虽不起眼,但这口缸承载着我孩提时的记忆,它是那么神奇,又是那么吸引着我。

    小时候,依稀记得每次放学回家,肚子很饿的我,第一时间便去揭开缸的盖子,用手去“捞”里面好吃的零食。因为怕零食坏了,大人就将零食放在“缸”里储藏。那时所谓的零食无非是自家做的米糖、芝麻糖、炒花生等,偶尔父母也将一些好吃的桂圆干儿、桃酥放在里面。每次捞到好吃的零食,那种激动和高兴的心情无以言表。这口神奇的“缸”便成为我儿时留下的美好回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零食的渴望已不再强烈,那口“缸”也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里。然而不承想,这口“神奇的缸”却一直伴随着我的教学生涯……

    刚踏上三尺讲台,我常苦恼于有学生在课堂上插话、开小差,课堂纪律总是不好。一次偶然的学习,我看到了执教老师的“神奇”。只见执教老师神奇地从学生的课桌抽屉里“变出”惊喜,随后整堂课充满着趣味、精巧和欢声笑语,这让我既羡慕又向往。于是,我想起了“神奇的缸”,希望能在我的课堂上有一个能吸引孩子的“缸”,让课堂安静、有序。

    往后的课堂上,我在备完课时还特意准备了各种经典数学笑话,分享着自己的童年趣事,传递着世界各地的奇趣轶闻等。随后我又钻研起了小魔术,几张扑克牌、一枚硬币、一张报纸……这些都成了孩子心中的期待。渐渐地,我发现孩子越来越喜欢数学课了,听课认真了,学习更加专心了,课堂上充满着欢声笑语,我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能吸引孩子的那口“神奇的缸”。

    再往后,我已不再仅仅为孩子变魔术、讲笑话了。在一次次的备课中,我力求将那“神奇的缸”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孩子在探索交流中去感悟那“缸的神奇”。

    一次研讨课上,我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我和孩子们在探索、合作、交流中凸显知识的趣味性和逻辑性。

    “同学们,中秋节快到了,我们要开展一个庆祝中秋节的活动——举办一个套圈比赛,你想参加吗?现在有A、B、C三个位置,谁愿意来套一套?”

    全班学生都非常乐意参加,这时有学生选择站在A点位置,有学生选择站在B点位置,有学生选择站在C点位置。但随着更多学生的参与,大部分学生都选择站在了B点位置。

    我适时提问:为什么大多数同学选择B点位置而不选其他位置?孩子们开展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的一致观点是,B点离标杆的距离最近,而其他两个点的位置离标杆的位置远。

    我又提出了疑问:怎样让参赛的同学很快又公平地参与这个游戏比赛?你有好的方案吗?

    这时有学生提出都站在B点的位置后面,有学生建议排成一个正方形,还有学生提出可以排成一个圆……

    面对大家急切的眼神,我并没有马上给出答案,而是告诉孩子们:这些方案都是你们的猜想,到底哪一种更好需要学完这节课再揭晓答案。随后,孩子们带着好奇开始了课堂学习的探索之旅。直到课堂最后,孩子们在探索中明白了套杆背后的数学知识。

    如今,我已经能轻车熟路地运用“神奇的缸”。渐渐地,我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和一句话,都能成为孩子们的笑料,时刻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在经过不断思考和摸索后,我将那“神奇的缸”又添加在了课堂学习奖惩制度、学习共同体、学习自律能手、自我超越之星等措施里。

    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不再满足于使用那“神奇的缸”,我要努力让自己变成孩子心中那“神奇的缸”。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大信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