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图纸小先生,大世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0-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泰国的金莲花串串金黄,太美啦”“冬阴功汤也超好喝”“是啊是啊,快点再去看看其他国家吧”……来自重庆大学城人民小学的学生,身着各个国家的传统服装,向前来参观的教师、学生绘声绘色地介绍着每个国家的建筑、文化、历史,邀请大家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宛如一个缩小版的世界博览会。类似这样的活动,校园里还有许多,师生在多样态的活动中用欣赏的眼光体味中华文化之美,也用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的多元性。自2017年学校开设“WORLD”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始,师生便在课程中共研、共创、共行、共长。

    课程背景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理解教育应运而生,帮助师生全面发展,养成自尊自重的人格和正确认识世界、分析世界的能力。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学校创设了“WORLD”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体系,诠释了何为“小先生,大世界”。

    课程目标

    学校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出发,将能力发展与知识学习相结合,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共研、共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尊重差异、理解多元、团结互助的“小先生”。

    通过课程内容的共行、共长,师生学习祖国文化的精粹,同时了解其他国家,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在形成文化自信的情况下走向“大世界”。

    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目标,师生共研课程框架,共创课程内容,确定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为基础,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载体的“WORLD”课程体系。

    教师首先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解构为5个话题:“人与国家”“人与家园”“人与经济”“人与文明”“人与自然”,然后邀请“小先生”通过头脑风暴找出每个话题中感兴趣的内容,再由师生齐做“归纳题”整合出各个话题下的年级主题,最终呈现的“WORLD”课程体系如下:

    二年级主题为“We”,即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生活的地方,与之相对应的话题是“多样的自画像”“多样的生活社区”“多样的钞票”“多样的习俗”“多样的气候”等。

    三年级主题为“On the way”,即通过出行来认识世界,与之相对应的话题是“国民身份之护照”“国土面积之最”“来,买单”“出行选择”“能源选择”等。

    四年级主题为“Record”,记录各话题在世界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与之相对应的话题是“奥运会”“奥运会代表队”“货物的旅行”“特色体育项目”“徒步看风景”等。

    五年级主题为“Life time treasure”,师生共同领略世界瑰宝,与之相对应的话题是“联合国的成立”“领土回归时刻”“古丝绸之路,今一带一路”“历史瑰宝之宫殿”“各国‘团宠’之国宝”等。

    六年级主题为“Discover treasure”,发现推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们,与之相对应的话题是“发现和平使者”“发现安全先锋”“发现合作典型”“发现艺术大家”“发现环保大使”等。

    通过课程学习,“小先生”不断行走在路上,发现并记录世界永远的珍宝。

    课程实施

    开设国际理解教育专门课程,以项目式学习助发展。学校安排每学期5个国际理解教育课时,由英语教师依照课程内容授课。课前进行集体备课,以项目式学习方式为主,设计好各环节任务,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小先生”精神,在发展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国际理解素养。

    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以跨学科学习促深入。各学科教学外显为课堂教学,内隐为教学理念。学科教师应随时保持敏锐度,以学习方式结合、知识性结合、素质性结合等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理念。例如,数学课上认识同时代各国数学家,音乐课上欣赏各国弦乐曲目,美术课上解析各国绘画特点,体育课上感受各国特色体育项目……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以兴趣化学习引拓展。学校设立常规活动与特色活动。常规活动采用“3+N”模式,即“1节国际理解课+1个融合学科+1个主题活动+N项活动任务”。在常规活动中,深化学科融合共建,帮助学生全面感知“大世界”。特色活动则寻求“家校社”共育模式:学校与重庆大学长期合作,开展“大手牵小手”系列活动,同时挖掘家长资源,为“小先生”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设国际理解研学交流项目,以实践性学习求真知。学校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研学交流活动。有了研学交流经验的学生,可以再次扮演“小先生”角色,为其他学生分享所见所闻。

    课程评价

    “WORLD”课程强调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而非仅仅着眼于纸笔应答能力。因此,学校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采用“个人积分”的方式进行,根据其课程学习的参与度、任务完成情况、同伴互助情况、常规活动参与情况等获得相应积分。每课总结一次,积分前10名的学生可获得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礼品一份,例如橄榄球、袋鼠玩偶、地球仪等。

    激励性评价与特色活动的开展相结合,学校提供精美制作的评价页,根据学生在特色活动中的表现情况,邀请在场家长、本校教师、外来留学生等2-3人为其书写评价,评价页既是对学生表现的总结评价,也是送给学生独特的纪念品。

    (作者单位系重庆大学城人民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