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孩子认识脚下的土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0-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出生在乡村,生活在乡村,师范毕业后又回到了乡村。乡村学校把我送出了乡村,给了我幸福的童年。

    当时的乡村学校给乡村带去的是希望和憧憬:红领巾在胸前飘扬,歌声在乡村回荡,一张张笑脸在乡间小路绽放……这构成了乡村最美的画卷。这画卷在我心中留存了几十年,让我对乡村有一种抹之不去的记忆,对乡村教育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种种机缘让我有机会管理一方教育,虽然资源有限,但我深信乡村学校是烛照乡村的灯盏,或许有点暗淡,但它能够给乡村带去一丝光亮。我深知,乡村教育一定是改变乡村、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或许你会被眼下乡村宽阔的道路、漂亮的房屋所折服,但是真正让乡村面貌“容光焕发”的是乡村教育

    因此,十多年来我投入情感、倾注心血、带着责任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不管人数多少,哪怕只有几十个学生的小规模学校;不管路途远近,哪怕是距县城几十公里的偏远学校;不管校舍如何,哪怕是看起来无比简陋的学校,校园里是文化弥漫、书香飘逸,环境是干净清爽、优雅别致,孩子是个性张扬、活泼开朗,教师是精神振作、充满激情。

    特别是立足生活教育的开心农场、红领巾养殖场、劳动实践基地,独具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丰富多彩、雅俗共赏、全员参与的社团活动,为乡村学校注入了鲜活元素,为师生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提供了实践样态。

    对于乡村教育的没落,我们不能完全归因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尽管助推了一群离开了农村又不能融入城市的大军,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忽视乡村教育,衰落的乡村教育让农民看不到希望,即使没有条件,也要举债买房把孩子送进城。

    其实相对于城市,乡村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潺潺流水,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课程;田间地头、羊肠小道、山川湖泊,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课堂;散播于村坊市井、街头巷尾的各种民俗、民间艺术可以为我所用,成为最具文化、最富情趣的研学内容。依据这些,我们完全可以办出孩子喜欢的乡村教育

    对于乡村教育,我们固然要传授好文化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应充分结合乡村儿童成长的环境和特点,兼顾乡村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不能一味复制和粘贴城市教育,要立足乡村,教会孩子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认识养育自己的家乡,也就是进行亲乡土、亲自然、亲父母的教育,让我们培养出的孩子“留在大山能生活,走出大山能生存,飞得再高再远都认同家乡,都能在心中澎湃着一种乡绪”。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一方面对乡村教育要有“心”。首先要有“爱心”。对于农人、农村要怀有深沉的“爱”,这是乡村教育工作的动力之源。其次要有“良心”。没有谁的生命没有受到过乡村的滋润,没有谁的成长没有受益于乡村教育,是乡村教育把我们摆渡到那个人生的高地,对乡村教育我们必须随时唤醒良知。再次要有“感恩心”。乡村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家园,是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根,我们必须心怀感恩。最后要有“责任心”。乡村振兴,人人有责。我们必须担当起乡村教育振兴的责任,做乡村教育振兴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另一方面,对乡村教育必须政策兜底。一是规划“兜底”。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要求,继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二是经费“兜底”。乡村小规模学校无论学生多少,都必须实行公用经费保底拨付。三是质量“兜底”。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不仅让乡村学生学得文化知识,还让他们有建设家乡、保存与传承乡土文化的能力和人格。

    同时,对乡村教育还需要用机制保障。一是控辍保学机制。点燃乡村每个孩子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个生命都有枝可依,不落下乡村每一个孩子。二是长态倾斜机制。从人、财、物以及评优评先、晋职晋级上给予乡村教育与教师倾斜,对乡村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让乡村教师能够招得进、用得上、留得住、教得好,切实解决制约乡村教育的发展瓶颈。三是综合评价机制。建立符合乡村教育实际,有利于乡村教育发展的评价机制,绝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用同一个标准去考核,用评价城市教育的指标去评价乡村教育

    (作者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专委会理事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