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手记消除乡村教育变革的内在障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0-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谁外求谁就困惑,谁内求谁就清醒。读懂这句话,对于乡村校长和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心智模式决定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决定实践成果。

    看树看其根,根系发迖则枝繁叶茂;看人看其神,境界高远则创产兴业;看校看其魂,形神合一则引领变革。

    所以,就乡村教育而言,浅层的变革是模式方法的创新,中层的变革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深层的变革是情怀的唤醒。

    在我看来,乡村校长、教师唤醒自己之于乡村教育的情怀与心力,至少要跨越三个障碍。

    一是抱怨环境。抱怨是成长的大敌。任何一所乡村学校,当校长在抱怨教师水平低、政策不到位时,当教师在抱怨领导不尊重、生源质量差时,学校改革发展之门就是关闭的。山东名师薛瑞萍有一本书《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其所蕴含的精神值得认真品味。总之,一个嘴上只有抱怨、眼中只有困难的人就一定会为环境所锁困;一个嘴上都是感恩、眼中皆是机会的人就一定会为环境所成就。

    二是等待救助。走进一所村小,楼是新的,办公室却非常凌乱;图书室里新书不少,却一层灰尘。这说明硬件都配好了,软件不匹配等于零。就乡村教育变革而言,借力、借智发展是必需的,但一味等待救助又是危险的。其危险在于因过度外求而“自废武功”。有句话说得好,当一个人真正准备好的时候,他所需要的资源就可能会自动匹配。“真正准备好”就意味着不惧困难的全力以赴。

    三是欠缺勇气。有这样一个故事:猴子想变成人,它知道要变成人就要砍掉尾巴,猴子决定砍掉尾巴。然而,猴子被三件事困住了:第一,砍尾巴的时候会不会很疼?毫无疑问,改变是有一定痛苦的。第二,砍了之后身体还能不能保持灵活?毫无疑问,改变会有一定风险。第三,活了这么久,一直以来就和它在一起,跟了许多年了,不忍抛弃它。毫无疑问,改变在情感上总会有些许难受。

    改变,也许会痛苦一阵子;但不改变,就可能遗憾一辈子。所以,推进乡村教育变革“想,多是困难;做,才有答案”,必须不留退路、坚定不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