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管理创新不是万能挡箭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的加速更新,创新成了发展和进步的象征。现代教育理念提倡运用创新手段管理学校和学生,学校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就现实来看,有些学校只注重管理创新,服务意识淡薄,因此为社会所诟病。

    据媒体报道,某校为了方便学生,同时防止安全隐患,引进共享吹风机,这种扫码收费的模式引发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某校严禁学生携带食品进校园,并指派专门人员在校门口盘查,遭到社会质疑……学校将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这种做法值得肯定。一些学校的措施之所以遭到质疑,是因为学校只注重管理,而忽略了服务。

    学校的管理对象是人,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新型管理机制。同时,学校和学生也不是单纯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需要在以下方面好好下一番功夫。

    首先,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学校管理者要将创新理论与学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出台管理措施,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学校领导要坚持民主作风,主动征求并虚心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各种管理措施和制度要契合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

    其次,要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衡量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学校管理也应遵照此标准,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比如,在严禁学生携带食品进校园的同时,学校还应考虑校内商店食品价格、品质、品种等问题。为保证用电安全,学校在引进共享吹风机的同时,应该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扫码收费上做文章。

    最后,要牢固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学生管理工作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也要考虑家长的诉求。只有这样,学校的创新管理措施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配合。此外,学校管理者还要摒弃事无巨细、墨守成规的管理思维,不断开发创新管理资源,实现资源优化整合,让教育资源更好地为学校管理与创新服务。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