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地理·山东夏津“共同体”重塑区域教育发展格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家校的关系在于影响和引导,这是夏津教育人达成的共识。

    “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乡村家庭,是兄弟姐妹五个中的老小,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一家人特别幸福。小时候,父亲就教育她做人要脚踏实地、勤奋认真……这样的家风家训一直影响着她,工作后她坚持阅读,即使假期也不松懈,这为她30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夏津县开展“好家风”建设活动中关于西关小学校长梁金燕的一段推荐语。

    原来,这是今年夏津县推出的“小手拉大手”推进教育系统家风建设的新举措。

    为了开好局,夏津县教体局启动好家风“百千万”孵化工程,发挥百个“校长家庭”的龙头作用,带动千个“园丁家庭”,影响辐射数万个学生家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1”家风指数积分制度,“5”是孝悌、忠信、和善、勤俭、书香五个基础方面,“1”为100分奖惩赋分,对家庭成员诸如有酒驾、赌博等违法行为和违背家校公约等行为予以减分,对乐于公益、见义勇为等被表彰的予以加分。

    “良好的家风促进良好的家校关系,这样的良性循环对教育发展事半功倍。”夏津县教体局副局长孙明明说,“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好家风建设是夏津县委、县政府一直倡导的,我们在推进过程中联合人大、妇联等部门协同推进、多管齐下,以好家风营造好的社会风气”。

    学校发展共同体:重振乡村教育活力

    从2010年开始,夏津县就成立了西部教育联盟,以县实验小学为龙头进行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的试点。联盟针对乡镇学校的需求定制“菜单”,在做好常规教师流动、跟岗研修、送教下乡的同时,针对不同学校的需求提供个性化“菜单”。

    “虽然是一个松散型组织,但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县城西部片区的教育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乡镇学校从以前的‘等靠要’逐渐开始‘领创给’,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城里学校。”县教体局副局长张新珂眼看着教育联盟实实在在撬动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有了成功的模板,夏津县加快开启强校带弱校、城区学校带乡村学校的联盟式组团,每个联盟实施龙头学校负责制,由校长根据各联盟学校实际,立足高效课堂、校园文化、质量提升等制订本联盟的学习、探讨、攻关计划。

    县教体局对各联盟的联合活动作出要求,每学年不少于6次,即每两个月至少组织一次活动;不同联盟间的活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各联盟学校每学期要撰写学校质量提升项目进展报告,各联盟每学年要有教育教学改革进展的总报告。

    如今,以县实验小学为龙头的西部教育联盟从最初的4所学校扩展到6所,牟桂青深有感触地说,“教育联盟让城乡教育有了平等对话的契机”。

    在构建县域学校发展共同体的过程中,县教研室发挥了县域教育发展的“智库”作用。鉴于县域初中数学、生物两学科教学成绩与师资水平城乡存在的较大差距,县教研室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如县第二实验中学与新盛店中学结成对子,每个月派出两名以上骨干教师到被帮扶学校完成随堂听课、指导如何安排教学、组织教研活动、上示范课等规定任务;两所学校通过云平台教学资源库,共同探讨教学设计、统一教学进度、同步实施学业监测等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当一个县域内学校没有了城乡之别,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这才是一方教育应该有的‘气质’。”郭长利说,“我们一定会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