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项目化学习的特点

    浙江杭州上泗中学教师韩珊珊在“西湖语文”微信公众号上撰文,项目化学习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打破壁垒,整合融合。在项目化学习实践中,通过不同学科的整合,帮助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多角度看待并分析世界上相互联系的问题,为学生成长“植芯”。我们在设计“项目”、构建指导、答疑解惑等环节,要学会整合整册课本甚至整个学段的课程,打破年级、上下册等固有的课程壁垒,真正有“大语文”的观念。跨越学科,跨越媒介,才能建立起学习与生活的整合。

    二是以生为本,真实学习。项目化学习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是深度加工认知的过程,是探索新策略、新方法的过程。学生需要不断反思认知经验,不断调整或重构原有的认知图式。学生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同时,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化零为整,优化情境。项目化学习强调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它克服了原先“以练代学”中学习过于割裂、碎片化的问题,采用联系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打通知识与生活的关联,让学生真实感觉到学习的意义,打通学以致用的“栓塞”,引导学生走向融会贯通与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并形成迁移能力。

    项目化学习的冷思考

    上海教科院研究员夏雪梅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指出,随着项目化学习越来越热,我们也会发现项目化学习被“异化”了。我们能看到有一个好玩的问题,有一些琳琅满目的成果就是项目,可是我们必须问——学习的过程是怎样呢?

    我们需要追问:这些好的项目成果是学生的成果吗?是所有学生的成果还是少部分学生的成果?是学生的探索成果还是来自其他外力的帮助?项目化学习如何实施才能真正体现学与教的变革,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和创造?

    我们一直认为,如果要带领学校一起攻克难题,我们首先要去做,要对项目化学习有深入的理解。所以要澄清项目化学习设计和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如项目如何设计,知识能力建构课、合作探究课等怎么去上,学校实施项目化学习有哪些切入点和路径等问题。

    项目化学习的应有之义

    特级教师褚树荣在《中学语文教学》上撰文,整合经验,即继承以往,盘活原有的课程探索经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性、“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专题研讨”的专题性,都应该是项目化学习的应有之义。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有类似于“主题”或“项目”的学习,如陆继椿倡导“一课一得,得得相连”的语文教学模式;最近十几年,在语文学习领域,专题学习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如广东的吴泓、上海的余党绪、北京的王岱等。换句话说,他们的探索就是中国本土的语文项目化学习。

    我们认为,语文学科“基于项目的学习(或曰‘项目化学习’)”应该是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中,精心设计项目学习任务,整合相关课程资源,通过综合、开放、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语文关键能力,获得语文学习成果,建构语文学习经验,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和人文价值观念的学习模式。

    (伊哲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