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超市打造“正餐+自助”立体课程
课后服务实施后,学校如何为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双减”背景下,学校如何保证“减负增效”?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晏婴小学多年前开始摸索课后服务经验,走出了一条校本实践之路。
顶层构建,打造适合的课程体系
2017年,学校开始启动课后服务工作。因为零门槛、全免费,学校一度担心学生报名会太火爆,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不感兴趣,教师也反映:过细的分科教学会让学科内容缺乏横向联系,这样的学习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兴趣不足。
于是,学校结合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学校特色“晏子文化”,将“为学生开设适合的课程,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人才”作为方向,构建了“齐贤”课程体系。
齐贤课程体系包括五大类课程:明德课程、启智课程、尚美课程、健体课程、实践课程,分别指向学生的表达、思维、健康、审美等多种能力。比如:明德课程包含文明礼仪课程、德育主题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等;启智课程包含慧读国文课程、阶梯英语课程、生活数学课程等;健康课程包含体质检测课程、篮球精灵课程等;尚美课程包含视觉思维课程、齐风乐舞课程等;实践课程包含生活自理课程、手工制作课程、安全演练课程等。这五大类课程共同指向“立德立行、善思善辩”的育人目标。
课程“集市”,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结合学生丰富多彩的需求,学校打造了“必备正餐”与“七彩课程自助餐”相结合的课后服务品牌——“七彩时光”课后服务课程,解决放学后困扰家长的“急难愁盼”问题。
课后服务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在本班教室内自主学习、完成作业、预习复习;第二阶段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时间学生开展班本课程学习和主题探究,统一学习队史、团史、党史、国史等,选修课程时间学生根据个性需求参加七彩课程学习。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全校学生都要参与“赶大集”,通过教师推荐,学生选择自己心仪的课程。选中课程后,学生还要接受面试,看看是否适合,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节省了教育资源。
“必备正餐”——班本课程。班本课程是为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由教师基于学生需求开设的课程。
“慧读国文”课程是教师崔爱霞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以阅读为基础促成其他知识和能力的达成而开设的班本课程。课程分为慧心阅读、实践交际、体验写作、意象诵读等子课程,打破了原有的教材安排和结构,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将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意象诵读”进行有机整合,按照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统筹安排和实施。
教师朱珍珍设计的“篮球精灵”课程,不仅关注强身健体,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篮球精灵”课程中,教师是配角,学生是主角——学生自行策划组织篮球赛,宣传、裁判、财务预算、数据统计、应急救治、颁奖等工作均由学生自己担任。
教师唐梦寒和王金红开发的“乐读学堂”课程,将语文经典阅读与音乐融合在一起,学生可以唱着歌学习语文;教师房爱翠的“视觉思维”课程,将“展览式”评价作为终结性评价,以筹备美术作品展为任务驱动,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制订方案、挑选作品、设计布展等环节,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学习;教师王会玲和于媛华设计的“创意模特秀”课程,将英语、美术、环保、手工综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同时对异域文化有所了解,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个性化自助餐”——七彩课程。七彩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未来成长需要开设的课程,包括红色课程、橙色课程、黄色课程、绿色课程、青色课程、蓝色课程、紫色课程。
红色课程:依托学校红色长廊、红色基因传承基地,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党、国家、少先队的相关历史,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把红色基因印刻在学生心中。
橙色课程:依托课程实践中心开设生活技能课程,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洗衣、做饭、叠被子、种植盆栽等,从而掌握各种生活技能,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黄色课程:开设生命急救、地震逃生等安全知识课程,让学生掌握生命急救技能。
绿色课程:让学生体验当医生的感觉,学习如何保护视力、测量血压等健康技能,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青色课程:让学生学习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科技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思维、提升能力。
蓝色课程:主要指音体美和科技课程,如健美操、羽毛球、篮球、足球、戏曲、情景剧、乐器、舞蹈、手工制作、儿童画等,让有兴趣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增强体质、提升审美素养。
紫色课程:模拟公路交通设施开设的文明交通课程,让学生学习交通知识,争做文明交通员。
“必备正餐”加“个性化自助餐”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适合的立体“课程场”,营造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努力把课后服务转化成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第二课堂”。
多元建设,引领学生未来发展
为了培养适合学生需求的师资队伍,学校每年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外聘专家建立学校工作室,聘请科技辅导员、国家级裁判员、大学教授等20余人作顾问和辅导教师,发动京剧票友、乒乓球教练等家长和社会机构特长人员来学校担任志愿者,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校在校内设立了六大教育基地:思想道德践行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绿色家园种植基地、红色基因传承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阳光驿站;在校外设立了四大文明实践基地:桑杨社区、稷下文化园、美瑞鲜农场、齐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还投资建设了科学实验室、3D打印室、创客室、机器人活动室、电子百拼室、英语语境实验室、晏子书院、书画院等课程学习场所,购置了大量的科技模型、实验器材,为课程开设和学生活动创设了良好条件。
个性化的课后服务课程改变了传统课堂以写、背、算为主的学习方式,将观察、动手、设计、实践、参与、创新引入课程,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晏婴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