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1》正式发布
本报讯(记者 褚清源) 日前,《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1》在由中国旅游研究院等主办的“中国研学旅行报告绍兴发布研讨活动”上正式发布。
《报告》指出,相比于以5.5万多个营地居世界营地数量之首的俄罗斯、修学旅行覆盖率高达98%的日本,我国研学旅行还处于“从自发走向自觉,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但自2016年以来,研学旅行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加速打开需求端。近3年来,处于存续状态的研学企业数量猛增,2021年达到了3万多家。但是,研学旅行的壮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指导,如学校和家长最担心的安全问题,制约需求释放的“经费”及筹资机制,如何把研学旅行区别于其他旅行的“课程化”做好,怎么解决人才短缺、基地(营地)供给不足等命题,都需要行业集智集力,将研学旅行纳入一条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报告》由源起、催化、碰撞、聚焦、投射、回答六个部分组成,围绕研学旅行的思想起源与发展、产业发展的痛点与趋势、研学旅行目的地的建设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层层剖析。
其中,聚焦部分从产业视角出发剖析了研学旅行行业的现存痛点和关注焦点。相较于传统旅游产品,研学旅行产品的供应链更短,供应商和服务商的类型更加丰富。目前行业关注的焦点主要包括安全、经费、课程化、人才、基(营)地、数字化等问题。
课程化是研学旅行产品区别于其他细分旅游市场和产品的关键特征,是目前行业内公认的方向,是全行业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间的竞争门槛所在。研学旅行课程实质上不单指具体的课程内容与设计,而是贯穿了理念设计、课程设计、行前引导、行中执行、行后评价,从方案到执行,从设计到落地,从参与到评价的完整链条。从这个意义上看,课程是可以被模仿的,但是贯穿于全链条的研发、服务和执行能力是企业能够建立起的真正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另一个瓶颈,不仅有业内最为短缺的研学指导师,还有从研学旅行的理念构想、项目运营、产品设计、课程研发、营销推广、基(营)地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专业人才的匮乏。从行业的创新实践来看,研学指导师批量培训及输出已经成为少数企业正在尝试的一项业务,这一模式正在向前发展。跨行业共享员工以解决研学旅行旺季人力资源不足问题的新型实践也在涌现和探索中。
《报告》最后一部分对于行业发展存在的疑问给出了尝试性回答与探讨。主要观点包括:研学旅行是“教育+旅游”的跨界产物,两者间的融合需要从“物理反应”走向“化学反应”。研学旅行是对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教育理念的回归、传承与创新,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增量实验田,是借由旅行而实现的无痕教育,其未来的发展终将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