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一”打造生命成长引擎□ 程朝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校一案、一师一案、一生一案,江苏省南京市吴中区努力打造“三个一”服务学生的强劲引擎,系统化设计、项目化推进、个性化实施,在课后服务、课堂教学、作业管理中追寻路径,摸索方法。

    “一校一案”,课后服务系统化

    “双减”需要学校系统谋划实施。其中,课后服务关乎社会稳定、学生未来,更关乎学校引领社会教育的走向。对此,吴中区明确“一校一案”实施“5+2”课后服务。

    一是制度引领。苏苑实验小学实践“严格规范的科学管理+体贴入微的人文关怀=优质的课后服务”的管理理念,通过健全党建引领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多元参与机制、关爱教师机制等四个机制,引导教师从“要求干”向“主动干”转变,教师更积极、更愉快、更用心地投入到课后服务工作中,在服务学生中享受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二是调研发力。开发区实验小学全面调研、精准发力,在充分调研教师家庭需求、兴趣特长、身体状况等因素基础上,让身体健康、家庭负担相应少的教师成为承担课后服务的主力军;根据教师自身的兴趣特长,储备组合课后服务学生社团超市的原料库,利于学生按需参与。

    三是创设机会。苏州湾实验小学丰富“阳光学堂”课后服务课堂,提升课后服务内涵。教师根据自身才艺,设计了文学、艺术、体育、科技、人文等五大类30门兴趣课程。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均有机会选择两门兴趣课程进行课后学习。

    “一师一案”,教学服务项目化

    教学是专业,确立专业地位需要教师保持“终身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状态。尽教师所能,各学校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服务水平。

    一是提升育人认知度。越溪实验小学以“文化摆渡人”重塑教师身份,确立教师成为文化传递者、精神培育者、学习引领和陪伴者,制定发展目标,加强教师队伍整体设计,建立教师进阶体系,促进“溪小学者”“骨干培养计划”“成长课堂”三个培养圈的贯通互动,通过引领、陪伴、唤醒、鼓舞等持续赋能,教师时常更新思维、迭代知识,打破舒适区,提升育人认知度。

    二是减负增效出实招。苏苑实验小学重点创新分层作业形式,全面启动“作业辅导+特色课程+课程超市”校本化设计,采取一师一案项目化推进方式,着力探寻学生作业负担“加减艺术”路径,向“学的课堂”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研究和彰显“学的课堂”特质,体现“个性化定制+专业化服务”的特色。

    三是家校协同齐发力。枫津实验小学构建模式,个性化引导家庭指导。针对特殊家庭学生群体,建立“1+1”帮扶机制,开展“一个孩子的研讨会”“一个孩子的家庭会议”“一孩一课程”等。该校三(3)班一学生因为小儿多动症规则意识弱,一二年级时经常欺负同学扰乱课堂教学。学校陪同孩子治疗,联系心理辅导课程、邀请特教专家指导,为该学生定制感统、运动、精细化训练一对一课程。

    “一生一案”,作业管理个性化

    我们通过实施作业制度、丰富作业形式、探索讲评方法、利用大数据评价,让作业管理更趋个性化。

    实施“三项”作业制度。一是作业统筹管理制。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科教师沟通,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协调各科作业总量。如发现学生的作业总量太多,班主任应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减少当天作业量。二是布置差异性作业制。教师应针对每一类学生的特点,将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使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三是实施作业请假制度。关心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当班级中有学生因身体不适、家中有事等原因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家长或学生可以提出免做或延期交作业。

    丰富作业设计形式。舟山实验小学更新作业观,从育人的角度创新作业,如设计单元类作业,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合作类作业,引导学生学会合作;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类作业,让学生感受学习与生活的联系;阅读性作业,丰厚学生文学素养;自主式作业,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表达类作业,让学生展示多元自我;探究类作业,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想象类作业,挖掘儿童的创作潜能;等等。

    探索作业讲评方法。长桥中心小学对作业讲评环节提出了三个要求:诊断性讲评,直接对作业情况给出正误判断;重难点讲评,根据作业批阅情况确定讲评的重难点;探索性讲评,让学生参与讲评环节体验。

    利用大数据评价。苏州湾实验小学采用大数据评价,通过七维度评价的数据采集,形成学生“数字画像”,精准地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评价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不足,学校、家长根据数据分析适时给予精准指导和帮助,大数据教育评价让“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确保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副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