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课堂改革样本·北京市丰台第五小学教育集团“幸福交响课堂”寻变中的“课堂交响”——记北京市丰台第五小学教育集团静悄悄的课堂变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从10年前开始,卞婧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课堂变革。

    卞婧至今清楚地记得,初登讲台时,她把教案背得滚瓜烂熟,结果20分钟不到就把内容全讲完了。课后,主任与她一起议课时的几个追问让她幡然醒悟:“你虽然备课很认真,但是这样讲下来你觉得学生都会了吗?你读懂他们的需求了吗?你真的关注学生学习进展了吗?”从那时起,卞婧就暗下决心,要练就读懂学生的本领。直到今天,研究学生依然是她上好课的首要任务。“爱学生就先读懂学生”,卞婧同样用她当年学到的话教导现在的徒弟。

    后来,卞婧跟随老教师苦练硬功夫,学习课标,钻研教材。正当课堂越来越活跃、授课更游刃有余的时候,她又面临了一个更大的挑战,学校倡导研究基于倾听关系的学习方式变革,要把学生多说变成会说,从学生“相互说”自己会的走向“相互学”各自不会的。

    几年来,循着学生的兴趣,卞婧一路寻变——学生喜欢游戏,她就自主研发与教材内容相符的数学游戏,让学生“玩有智慧”;学生喜欢体验,她就进行多学科整合,探索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探有素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她就参与了学校传统文化“吉祥纹样”课程研发,将吉祥纹样与数学相结合,让学生“学有文化”。如今,在“双减”背景下,学生需要减负和个性化辅导,卞婧又开始了新的研究之旅——创意作业设计,通过分层作业、创意作业,让学生“减有质量”。

    卞婧是北京市丰台第五小学教育集团(简称“丰台五小”)银地校区五年级的数学教师。今年学校建校70周年庆典上,她作为教师代表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心得。她笃信,只要拥抱变化,就会遇到更好的课堂样态。

    那么,更好的课堂样态是什么样的?

    看见“等待”的力量

    2016年,第一次随校长一起到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学习,丰台五小科丰校区教学主任吴娟就被学习共同体这种不一样的课堂样态击中了。那一刻,吴娟不由得自省:“我过去自以为的好课真的是好课吗?其实孩子是被我设计了。”

    回到学校,吴娟就开始主动试水,不久,校长李磊走进了她的课堂。“课后校长说在我的课堂上听出了学习共同体的味道。”吴娟说,“这让我很是惊讶。”没过多久,吴娟就被校长请上了全校观摩课的舞台。那是丰台五小的第一次学习共同体公开课。

    吴娟的心里并没底。但是,关于学习共同体课堂大家有一个初步共识就是“忍着不说话”。除此之外,吴娟的勇气就来自校长的鼓励。于是,她按照自己的理解演绎了一堂学习共同体的课。

    谈到这堂课,丰台五小科丰校区教导主任张彦说,这堂课印象最深刻的是,吴娟变得更温润了,课堂更润泽了。一堂课她一直克制着没说几句话。课后的说课环节,吴娟自嘲:“快憋死我了。”

    这堂在吴娟看来有诸多瑕疵的公开课引起了同事的热议。有人点赞,认为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很精彩;也有人质疑,认为这节课教师缺少干预和点拨,这样的教学学生到底能考几分?课上虽然学生交流多了,但讨论太耗费时间,课时不够用怎么办?

    在李磊看来,这节具有破冰意义的公开课已经取得了成功,“有争议说明大家真正关注了”。

    这节课让想改革的教师看到了希望,而质疑者的追问则为下一步的课堂改进提供了方向。李磊内心清楚,这节课为学校课堂的再次迭代贡献了契机。

    回想起当初的那堂课,吴娟至今感慨颇多:“我发现学生很能说,那些以前不发言、不参与的学生都开始学习了。那堂课让我看见了等待的力量。当我能够倾听学生、等待学生的时候,学生的嘴巴更绽放了。”

    如今回看这堂课,它早已成为丰台五小课堂寻变中的一个关键事件。从这堂课开始,基于学情的微观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习真实发生的“学教翻转”起航了。

    当教师变得更“温润”

    “只要王秒在班里批评学生,整个楼道里都能听到。”这是不少同事对王秒过去的描述。

    “但是现在听不到了,她和过去简直判若两人。”丰台五小副校长王育华说。

    王秒是丰台五小鸿业校区六年级(3)班的班主任。在她过去的教育认识里,严就是爱,班主任更像是一个“警察”,要管好自己的学生。家长对她的严格管理也很认可。但是,背后潜藏的问题,王秒却并未发现。直到在学习共同体课堂实践中,王秒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王秒看来,学习共同体理念对她的班级管理影响更大,“除了教学观念变化,更重要的是育人观的变化”。

    一直教中高年级的王秒认为,中高年级的学生更不好管理。以前对学生总是恨铁不成钢的她,一想到班里的淘气包,就不想进班,“我实在不想看见那些淘气的孩子”。但是,现在王秒能从心底里站在学生角度,理解并接纳学生的各种想法。“同事都说我是急性子,有时候越急躁,班级就越不稳定。”王秒说,“但是,受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影响,我总是提醒自己要蹲下来倾听,轻声交流。”

    “自己比以前更温和了。这是同事发现的。”王秒补充说,“我自己并没有觉察到,10年前我想不到自己会有这样的改变。”

    王秒并不是教研组中语文教学经验最丰富的,但是现在她所教的班级成绩却是领跑的。用王秒自己的话说,“秘密就是润泽的力量”。

    让同学成为“同学”

    在吴娟眼中,最先改变的人往往最先受益。为了“让同学成为同学”,让学生敢说“我不会”“我不同”,吴娟一直着力引导学生建立和谐、友善的伙伴关系,建立安全、安心的课堂氛围。一段时间以来,她的主要精力就是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面对这样的课堂,有学生说:“我特别期待这样的课堂,喜欢协同研究的方式,这让我总能很投入”“我非常喜欢现在的课堂,老师总是很信任我们,还有来自同学的友善支持”!

    数学课堂更是如此。丰台五小数学教师李思说:“学习共同体让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越来越有耐心了,能坦然接受学生之间的差异。” 数学教师周爱萍说:“学生的变化更快,也更明显。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受益更多,过去在课堂上他们往往是藏着的,是课堂的边缘人和观光客,不敢举手,有问题也不敢问。”

    为了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卞婧在班上创意了不同的提问手势语。发过言的举手时举出1个手指,举拳的表示有不同观点,将手指做成问号状说明有疑问,伸出大拇指则表示同意、点赞。各种手势向老师和同学传达了更直观、丰富的信息。

    丰台五小的课堂样态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学生在协同学习中相互席卷,呈现了多样的互学状态。在4人小组中,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伙伴,距离近了,音量低了,教室安静了,便于倾听,有利于互学。“表面上是师生放低音量,静思倾听,实质上是建立了一种彼此尊重、信任、包容、接纳的环境。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才有真正的独立思考,课堂才能发出不同的声音。”李磊说。

    聚焦“挑战”问题

    2019年,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先后两次走进丰台五小的课堂。在他眼中,丰台五小的课堂秉持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学习主角的学习共同体理念,“实现了让学生可以沉浸其中的以探究与协同为核心的学习,实现了超越教科书水平的基于伸展跳跃学习的高质量学习”。

    这样的变化不是偶然的。2010年,以成就幸福学生为愿景,丰台五小开始聚焦自主课堂研究。10年来,他们从观察学情、研究学生到挑战性问题的设计,再到单元整合、学科整合,打破学科壁垒,聚焦综合性学习,不断迭代。让李磊深感欣慰的是,“教师真正成了研究者”。

    这其中挑战性问题的设计是课堂改革最重要的线索,围绕学科本质解决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最能激发学生“高参与”的学习。

    吴娟当年执教第一堂学习共同体课的内容是《一个这样的老师》。当时吴娟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作者用什么方法写了怎样的老师?尽管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很高,但是如果现在再来上这节课,挑战性问题会是这样的:(1)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你认同怀特森老师的做法吗?(2)课文是怎样展现怀特森老师形象的?(3)怀特森老师要退休了,他的学生要为他召开欢送会,如果你是他的学生,你会怎样撰写发言稿?

    执教五年级数学《可能性》时,卞婧出示了足球比赛罚点球视频,然后提问:“在一球定输赢的千钧一发之际,你如果是守门员,会往哪个方向扑救?”教师为学生提供射门球员的射门位置、角度等近50次统计数据,为学生判断“可能性”提供依据。当答案揭晓,学生深刻感受到“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这样的设计中,知识通过综合性活动被应用到生活中,死知识变成了活知识。总结10年课堂寻变之路,李磊将走过的四个阶段概括为“四个乐章”:第一个乐章聚焦激发学生动机,唤醒并发展学生的自发性;第二个乐章聚焦培育教师倾听能力,让倾听成为学习发生的新起点;第三个乐章聚焦课堂公平,让角落里的学生一样可以发光;第四个乐章聚焦以评促学,学教评一致让学习更高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