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影像“大先生”鲁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知名的教育家。他批判旧教育,倡导并实践新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作出了杰出贡献。

    ————————————————

    鲁迅先生一生文学名声太盛,再兼去世后几近“封神”,教育家之名早被掩盖。但考察其一生,先生是卓越的经师人师。

    1909年夏,鲁迅自日本回国后,应好友许寿裳邀请,回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担任生理卫生课和化学课教师。这是全新的课程,并没有现成的教材,鲁迅只好自己动手编,取名《人生象学》,长达11万字。

    整本书的内容涵盖生理学、解剖学和卫生保健学,鲁迅还用自己极具天赋的美术功底配置插图。上课时,他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讲授“胚胎学”,然后批判“转世轮回”的宿命鬼话。为了上好课,加上还要翻译上课需要的讲义资料(学堂聘用许多日本教师),鲁迅每天都要熬夜,幸好有校工陈福给他买“条头糕、强盗牌香烟”,才得以安心备课。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连其他班的学生也来听他讲课,问他要讲义。

    在杭州短暂的教学生涯中,颇为有名的一件事是鲁迅在化学课上“见血”了。鲁迅准备好了氢气燃烧的实验,但忘记了带火柴,便回去取。他叮嘱学生千万别打开装了氢气的瓶子,倘若空气进去,一旦加热就会爆炸。等他回来,点好火柴,“嘭”一声,真的爆炸了。于是,鲁迅的双手、衣服及点名册上尽是斑斑血迹。他定神之后注意到,前面的两个座位原来是坐了学生的,但现在空了,想必是他们打开了瓶子,害怕老师批评就跑到后面去坐了……

    除此之外,鲁迅还把天地作为活的课堂。许寿裳回忆,“(鲁迅)星期日喜欢和同事出去采集植物标本,徘徊于吴山圣水之间,不是为游赏而是为科学研究”。鲁迅为了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规定学生在植物开花时一定要采集有花的,结果期一定要采集有果的。更为难得的是,他常常鼓励学生敢于解剖人体。还跟学生说,他就解剖过不少,有老年的、壮年的、男的、女的,最初曾感不安,后来就不觉得什么了。

    在两级师范学堂授课的鲁迅虽然深受学生欢迎,但是之后来了一位保守派担任监督,连同鲁迅在内的诸多教员辞职。鲁迅回到绍兴,进入绍兴府中学堂。

    鲁迅将在杭州的“以天地为课堂”理念带到了绍兴府中学堂。1910年秋,鲁迅组织师生赴南京参观曾任两江总督的端方举办的“南洋劝业会”。32名老师和220名学生,除个别留守学校外皆去参观,江浙丝织品,绍兴老酒,广东玻璃器皿,陕西碑帖……可谓丰富多彩。有学生说:“百闻不如一见。南京一行,胜读十年书。我们这群井底蛙,已由豫才先生带队游过汪洋大海了。”1911年,鲁迅再次带领学生远足,以稽山禹陵为目的地,瞻仰大禹雕像,并与学生在禹庙的百步金阶上摄影留念。

    到了北京后,鲁迅到北大兼课。再加上文名日隆,自然更受学生期待。他讲授中国小说史,课堂也分外精彩。

    诗人冯至就听过两次。鲁迅讲课主要在于发人深省的指点,更为学生和同事所称道。冯至回忆说:鲁迅先生的教材是手编的《中国小说史略》,教法也并无奇特之处,也是念一遍,然后再抽出几个问题讲一讲。就是在这样的指点中,学生得到了不少宝贵的知识。

    冯至在《笑谈虎尾记犹新》中回忆说:“鲁迅每周一次的讲课,与其他枯燥沉闷的课堂形成对照,这里沸腾着青春的热情和蓬勃的朝气。这本是中国文学系的课程,而坐在课堂里听讲的不只是中国文学系的学生,别系的学生、校外的青年也不少,甚至还有从外地特地来的。那门课名义上是‘中国小说史’,实际讲的是对历史的观察,对社会的批判,对文艺理论的探索。有人听了一年课以后,第二年仍继续去听,一点也不觉得重复……”

    上课如此,下课则是“许多学生跟着挤他到休息室去发问”。一名叫尚钺的学生,一连几个礼拜都没能挤到鲁迅面前提问。鲁迅之受学生欢迎,可见一斑。

    在女师大授课,也同样受欢迎。初次登台,鲁迅着褪色的暗绿夹袍,褪色的黑马褂,衣上还有补丁。底下的“小姐们哗笑”,许广平说,可能有学生会想鲁迅先生“有似出丧时那乞丐的头儿”。可是,鲁迅一开始讲课,学生全都肃然。下课了,学生还沉浸在上课的氛围里。“许久许久,同学们醒过来,那是初春的和风,新从冰冷的世间吹拂着人们,阴森森中感到一丝丝暖气”。

    鲁迅一生仅56岁,从1909年夏天回国开始走上讲台,到1927年从中山大学回到上海告别讲台,前后18载都以教师的身份传道授业。这其中,更有私淑弟子无数,鲁迅以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先进的理念,赢得了学生与讲台。

    一声“大先生”,当之无愧!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道尔顿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