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从获得感到幸福感的最后一公里
今天,我想谈两个问题,一是美育到底有什么用,二是新时代音乐教育应该怎么做。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出台后,有人对此举并不完全认可,我觉得核心原因是不能够理解美育到底有多重要。
爱美是人性的光辉
我们说,要让人民有“三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但是并没有觉得幸福如期而至。为什么呢?因为从获得感到幸福感之间,还需要一个条件——体验幸福生活的能力,这关系到人一生的发展。
人的思维能力有两大体现,一个叫理性,一个叫感性。理性的代表领域是科学,感性的代表领域是艺术。科学征服世界,艺术美化世界。理性让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满了力量;感性则让我们体验生活、判断美丑,让生活充满诗意。
如果我们妨碍了孩子感性素质发展的话,就亲手扼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为什么?因为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生活,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生活条件的素质,还要拥有体验幸福生活感受的素质,体验幸福也是需要素质的。
幸福是持续快乐的感受的总称,但是没有感受幸福的素质,哪来幸福的感受呢?有的人感性素质低,良辰美景视而不见,天籁之音充耳不闻,不听音乐,不看绘画,不看话剧,不知道欣赏美,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他们甚至还贬损对美有追求的人,说你挑剔,说你装,说你小资。我想对所有持这些观点的人说,朋友们想一想,有哪个动物会像人类这样有对美如此强烈的追求?我想说,爱美是人性的光辉。
请大家再回顾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从秦砖汉瓦、商周饕餮、唐三彩到宋元山水画,那都是什么?都是美的创造。人类文明一个非常重要的进程,就是美化这个世界。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反美就是反人类,反美就是反文明。美育打通了获得感与幸福感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当我们国家物质发展、国民经济收入提高以后,如果国民缺少高品位的精神生活,还会滋生许多贫穷社会没有的问题。可能许多人也知道,一些地方脱贫以后,首先出现喝酒赌博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用高频的精神生活、文化艺术享受来填充精神空间。
我们提出了社会综合治理的概念,我认为它的关口应该前移——让我们的孩子从小热爱艺术,从小有高品位的精神生活,培养孩子享受文化艺术的习惯,培养他们享受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要把热爱艺术作为教育孩子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
学校教育要给人支撑一生生命品质的素质基础。可现在许多学校教育,主要目标就是考大学。近年来,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孩子得了抑郁症。特别优秀的人在学业上受到一点点挫折,可能就会想着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告诉家长和老师,一方面我们要让孩子追求卓越,另一方面我们更要让孩子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让我们的孩子有多元价值取向、多元追求。并不是只有成绩好,才是活下去的理由。永远不要把孩子是否优秀与他的生命安全感和爱挂钩,家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学校应该用艺术给孩子搭建一个精神减压的港湾,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爱美、爱生命、爱人生,而不仅仅是爱成绩。在这个层面上,艺术教育又关乎社会安全。
有家长跟我讲,艺术是一种享受,这没有错,但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要先有幸福生活的条件,才能有幸福生活的体验。言外之意是,美育无助于社会竞争。
其实,我们现在提出来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这需要有美的追求的国民,需要有感性素质、感性能力高的领导干部。艺术教育能让我们体验美好、判断美丑,提升我们美化生活的欲望和美化世界的能力。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有两股力量推动着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没有科学,人类是软弱无力的;但是没有艺术,单纯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可怕的。不接受艺术教育,将失去人生最重要的幸福源泉。不接受艺术教育,将在未来的生存竞争中惨遭淘汰。不接受艺术教育,将对社会文明进步产生阻碍甚至破坏。美育让生活更美好,美育让社会更和谐,美育让事业更成功,美育让国家更强盛。国民基础教育的美育亟待加强,强化国民美育不仅急需,而且紧迫。
音乐教育变革的几个参照
迈入新时代,我们的音乐教育要进行变革,其中有几个参照。
第一个参照是孩子发展的可能性。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给孩子的潜能最大的发展空间,这才是良好的教育。比如对高中生,音乐教师还带着他们拍手跺脚,那他们肯定不喜欢上音乐课,因为这样的教育低于他们已经拥有的心智水平。
第二个参照是省级艺术统考——专业音乐教育的最底线。我们要大力推进学校音乐教育,像其他学科那样对标高考,让高中毕业生不额外接受社会教育就能参加师范类的音乐类高考。
第三个参照是看看世界先进的教育是什么水平。在日本,幼儿园里5岁的孩子就可以坐在一起演奏交响乐,他们是在交响乐的概念下接受音乐教育、发展音乐素质的。
第四个参照是要对标“两办”的《意见》,还有一个即将出台的“学校美育指导纲要”,这个纲要的要求非常具体,比如每个孩子都要有1-2项艺术技能、在学校要学会演奏乐器等。
当然,我们还要对标国民音乐审美素质理想的最高点,就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审美素质。我提出来国民基础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第一是要爱听音乐、欣赏音乐。感性经验的多样性直接关乎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我们要让人爱听音乐。第二是要乐于参与音乐表演活动。世界上没有任何艺术能像音乐那样瞬间改变人的情绪状态,我经常讲,对那些处于抑郁状态的孩子,如果他们能够欣赏音乐、演奏音乐,整个人生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音乐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需要有非常高的理想,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理论研究,更需要有非常细致的现场教学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材、教师和教具全部打通,才能够提供不愧于政府要求、人民期望的音乐教育。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大家共同探索研究、实验创新和不断变革。
(作者系中央音乐学院原副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