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是一篇闪耀着真理光芒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文化强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三个务必”,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深化联学联讲联研机制,努力开创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坚持凝心铸魂,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上走深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我们要切实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旗帜鲜明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是建强课程教学体系。高质量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编写使用统编教材,推出专题讲义。修订思政课统编教材、配套课件。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入开展集体备课,讲深、讲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建好教学资源库,编写大学生热点问题通俗读本。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依托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持续举办“周末理论大讲堂”。统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教学创新中心、教师研修基地等,开展分课程、分专题集中培训,组织开展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持续提升广大教师理论功底和教学能力。三是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好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办好实践教学基地。深入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建设一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联学联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活动。

    二、坚持守正创新,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上见行见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才、平台优势,深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是在研究阐释上出成果。设立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重大专项,发挥教育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高端智库等平台作用,组织广大高校专家学者,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特别是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等,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加强教育主题出版,指导高校学术期刊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专栏。二是在体系构建上出实招。强化有组织科研,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突出抓好重大研究专项、创新平台体系、创新团队、国际学术品牌、科研管理改革等重点工作,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穿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推动高校加快构建适应国家需求支撑知识创新的学科体系、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学术体系、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话语体系。三是在咨政服务上出良策。建强建好教育部国别区域联合研究院、国际组织联合研究院、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指导举办中国大学智库论坛,办好《高校智库专刊》等咨政服务载体,表彰一批高校社科优秀咨政成果。

    三、坚持党建引领,在建设“四强”党支部上善作善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主题主线,着力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能。一是建设学习型支部。组织全司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建设创新型支部。加强支部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更新改革发展观念,创新管理服务方式,组织全司党员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师生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着力破解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建设战斗型支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高校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阵地,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