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现代学徒制 培养室内设计人才
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旨在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成立于1940年的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办学积淀和文化底蕴深厚,是“有鲜明特色、有民族传承、有国际视野、有创新服务”的综合类国家公办高职院校,是广西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连续4年获得“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荣誉称号;荣获多个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创新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推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办学成果突出,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建筑空间装饰设计制图、软装陈设及产品开发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坚持现代学徒制模式创新理念,夯实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基础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将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紧密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是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主要因素。学校将创新现代学徒制作为落实以生为本的重要方法,科学设计、系统安排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夯实了相关专业教育教学基础。
学校创新推动“一平台双基地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基础技能实践、核心技能实践、拓展技能实践与综合技能实践多方发力,共同实现专业教育的提档升级,落地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任务。
学校坚持“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融合”“传承与创新融合”“工作与学习融合”的“三融合”,按当前建筑室内装饰行业人才需求及行业发展的趋势,扎实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培养方案,共同构建招生、培养、考核、就业的一条龙教学服务体系,扎实提升学生技能,培养能够适应新技术技能的优秀毕业生。
强化现代学徒制模式创新的实践,拓展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推动路径
学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的高端需求,推动政校行企合作谋新篇。联合广西建工轨道装配式建筑产业有限公司、柳州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等单位共建区级示范性“数字化(BIM)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与广西科学院、柳州市东城集团东科智慧城市投资开发公司合作,建设广西科学院智慧建筑研究院柳州中心、广西科学院智慧建筑研究与实践基地,为全方位育人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针对企业希望新入职员工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实际需求,在教学推进时扎实做好教学改革、提质实践环节,以实践教育作为教学重心,用好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源源不断地将市场真实项目引进并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全面推行岗课赛证融通与实现全面的工学融合人才培养。以学院主导的柳州建筑装饰职教集团为抓手,校企双元育人,实现“七共同”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引入真实项目等多元化形式,共同参与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与广西规模较大的家居装饰头部企业联合开办现代学徒制“数字精装”订单班,被誉为装修设计界人才培养改革的“柳州模式”;将互联网营销、建筑信息化BIM技术等融入课程改革,探索室内装饰新型订单人才培养新模式。
打造现代学徒制模式创新队伍,激发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动力
现代学徒制是职教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影响现代学徒制落地落实的重要因素是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学校清醒地认识到,创新室内设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离不开优秀教师队伍,通过外引内培、大师名师进驻等多措并举,着力构建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由“卓越学者”领衔的室内设计专业优秀教师队伍,获评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学校着力完善“双导师”制度,既重视理论课教师的培养,也重视实践教学教师的引进,校企共同构建专家型、研究型、实践型、大师型多维度教师队伍,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培养教学名师。建筑设计专业群中的“双师型”专任教师达到85%,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超45%。
学校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广西选拔赛、广西职业院校“追梦杯”艺术设计大赛与教师发展学术论坛等自治区级赛事,扩大影响力;依托广西职业教育建筑设计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级实训基地,强力推进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群发展,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学校专业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莫圣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