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网吧魔力须有更多好去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0-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据媒体报道,10月24日,针对近期湖南涉嫌抢劫杀害教师的3名中小学生藏身网吧,所反映出的县(区)、城乡接合部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问题,文化部要求各地开展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严查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目前,涉案的3家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已停业,并被立案调查。

  10多年来,为贯彻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国开展了无数次治理经营性网吧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整治行动,可是,这似乎成了一个社会顽疾,治理效果并不明显。就如此次事件,3名留守儿童是网吧的常客,而就在这起事件发生后,湖南又发生了另一起悲剧:15岁学生梁某和同学半夜外出上网,与制止他们的教师发生口角,随后,他买了一把水果刀将教师杀死。

  网吧向未成年人开放这一问题,为何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治理?执法不严当然是重要原因——一些执法部门竟然对开在学校周边的网吧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去网吧检查,也只看是否悬挂“未成年禁入”的警示牌,而不会严查网吧是否允许未成年人入内。但是,除了执法不严外,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何我国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孩子)那么喜欢网吧?网吧究竟有何“魔力”?除了网吧,这些学生还有其他更好的去处吗?

  孩子们去网吧,大多是背着父母偷偷摸摸地打游戏。对此,许多家长认为,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束。而这一做法,恰恰是将孩子推向了网吧(包括非法经营的地下网吧),原因在于,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孩子在家里不能玩,就只能趁家长不注意的时候到外面玩。家长的正确做法,应该是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上网环境(如果家庭有条件的话),并陪伴孩子一起上网。在上网过程中,引导孩子把握上网时间,甄别网络信息,由此培养孩子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美国,未成年人上网成瘾的情况远少于我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数父母会陪伴、指导孩子上网,而非禁止。

  对于乡村留守儿童来说,家庭一般是没有条件上网的,即便有,也没有父母(监护人)的指导,这又该怎么办?这就涉及孩子们放学后以及节假日的休闲、活动去何处的问题。近年来,为解决农村孩子的课余去处问题,我国在乡村建设少年宫,并开展相应的活动。可是,由于乡村少年宫基本建在乡镇中心学校,且缺乏教师指导,开展的活动也没有吸引力,导致不少刚建成的少年宫就被闲置下来。

  在学生放学之后提供好玩的去处,这是城市和农村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也需要政府、学校、社区携手共建。习近平主席在访英期间,提出要让我国的孩子多玩一玩。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要给学生玩的时间,还要给学生提供玩的场所和玩的内容,并让他们有时间玩,玩得快乐、健康。在一些国家,中小学下午三点之前就放学,那孩子去哪里呢?不是网吧,而是社区图书馆、运动场,或者做义工、当志愿者。在这方面,政府、社区和社会机构应从学生的健康出发,给学生提供诸多场所和机会。因此,治理网吧需要多管齐下,既依法严禁网吧向未成年人开放,更要给孩子们提供好玩的去处。有了其他好玩的地方,还有多少孩子会迷恋网吧呢?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