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之心和教师的道德素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要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激发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存方式。这些都与师德和爱心直接相关】

  仁爱之心和高尚师德是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教育其实可以分为三个维度:正教育、零教育、负教育。在我看来,我们必须做正教育,这样的教育应该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激发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存方式。这些都与师德和爱心直接相关。

  仁爱之心和教师的道德素养直接与培养创新人才相关。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宽松愉悦的好心情。所有获诺贝尔奖的学者包括屠呦呦,基本是在非常宽松愉悦的心情下做事的,否则做不成。二是跨文化交流。我们需要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互动,既包括像今天这样一种小范围的跨文化交流,也包括大范围的国际性交流。三是长期高度地聚焦一件事。屠呦呦一生就干了一件事,许多大师也是如此。

  我认为,现在师范生的培养要充分体现师德意识的培养,而且要有制度上的保障。当前,高校是根据高考分数招生的,师范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我们无法对学生进行未来职业潜能的测试。现在教师入口把关的问题,已经引起不少学者的重视。比如:目前教师获得资格证书的方式是考试,这种笔试方式无法对学生是否有爱心、是否具有良好的师德进行考量。所以,我们建议:教师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时,除了笔试,还应加入实习环节。只有经过一个月或一个阶段的实习,在师生互动和同伴交流中,我们才有机会发现这些“准教师”是否具有仁爱之心,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这样,才可以挡住一批存在问题的人进入教师队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下期敬德会讲预告     下一篇:场内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