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融时代”,破解关于课堂·课程·技术的校长命题—— 让校长领导力向上生长 ——第十一届中国名校长高峰会议侧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0月29日,江西弋阳一行将近20人的团队,登上东去的火车,向着素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之称的江苏名城徐州进发。不过,他们此行不是一场观光之游,而是一场学习之旅。由中国教师报主办、徐州市教育局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名校长高峰会议即将拉开帷幕。对于弋阳教育人来说,参加过那么多次会议,这一次“集体出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吗?

  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参加完第一天的活动后,他们的学习热情被彻底激发了。抑制不住兴奋之情,这群学习者当晚在下榻的宾馆租下一间会议室,交流当天的学习体会。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许多人越说越激动,不知不觉讨论到凌晨。

  “一天下来,收获是沉甸甸的,感觉既接云端又接地气。”弋阳县朱坑中学副校长宣红文说。

  事实上,从全国各地前来参会的1000余名代表中,与宣红文有着相同感受的确实不在少数。“我觉得这次大会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既有全国著名专家的高端报告,又有基层学校原生态的宝贵经验,真是不虚此行。”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珠山小学校长王明昌在听完两天的会议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为教师发展营造民主氛围

  校长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本次峰会上,不少代表围绕这个古老却又常新的话题进行了研讨。

  一个佝偻着腰的老人,背着装满了各色物品的箩筐,不堪重负地艰难前行……台湾台北市国语实验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玉贵在《我眼中的大陆教育》讲座中,展示了这样一幅图片。

  “这是我所见到的内地教师的图像。箩筐在他的后面,教育局领导、校长等都想放许多东西进去。”她随即援引佐藤学的话说,教师们就像马戏团的小丑,手里忙碌地耍着数颗彩球,还要再接住外来的小球,应接不暇,分身乏术。

  “一个真正的好校长应该把不重要的球放在地上,而不是抛给教师,校长要把重要的任务整合为一来完成。”李玉贵认为,好校长应该给教师减负,让教师真正有时间去钻研专业技能的提升。

  广东省深圳市坪洲小学校长张云鹰的观点与此不谋而合。在一场以“新教室与新学校”为主题的沙龙中,张云鹰就“校长眼中最重要的学校资源”这一话题谈到,“如果一定要选出最重要的那一项,我认为是教师。只有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才有可能到达教育的彼岸。许多校长都问我一个问题,教育发展那么快,但是教师队伍跟不上,师能问题、师德问题、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等层出不穷,该怎么办?我想,教师专业性可能是影响教育发展的最核心要素。”

  为此,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在峰会上呼吁,校长应为教师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让教师有足够的空间来发展自我。在他看来,校长的“民主管理”对一所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对学校发展来说,最重要的资源不是钱、不是物,而是教师的爱心、热情、智慧、勇气、创造性。如果没有自如宽松的氛围,没有民主的气氛,这些东西在学校是永远不会有的。”褚宏启说。

  课程是学校的育人方案

  当传统教学方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从“育分”走向“育人”,这些成为校长必须思考的问题。在与会专家看来,课程改革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如何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也成为本次峰会的焦点之一。

  “课程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内容的规划,教育过程的设计,教育评价的配合,教育管理保障机制的设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在谈及课程与学校的关系时谈到,作为一所学校,如果要面向未来,真正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就要把人放在学校的正中央,必须研究课程本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就是学校的育人方案。”刘月霞说。

  但是,如何将课程在学校真正落实,考验校长的智慧和勇气。本次峰会上,不少全国知名学校都分享了本校的课程改革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由“自家阳台窗缝排水沟里的两颗种子的萌芽、生长到结果”而深受启发的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曹永鸣,在会上介绍了学校自主研发的“种子教育课程”。该校以环境生态建设、课程生态建设、人际生态建设作为高位发展的突破口,开设了“40个我能”的课程,涵盖了育德系列、养成系列、健体系列和美心系列四大支柱,其丰富的内涵让与会者获益良多。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校长刘昊以学校的“文化寻访”课程为例,讲述了这门以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为主要研究对象,由语文、历史、地理教师共同编写的校本课程,依托互联网技术,许多学科与这一校本课程进行了有机结合,吸引了全体学生参与,还受到3万多名社会学习者的持续关注。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校长而言,要从课程、教学、评价和学生的活动四个核心要素探讨,推动课程从统一项目向选择性转变,推动教学从被动向主动性转变,推动评价从单一向多元转变,推动课外活动从学科向社会延伸转变。”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认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从课程开始。

  当然,课程改革不是简单地改课,不能“为改而改”,也不能盲目地做加减法,而要尊重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基本规律。

  “课程改革不能只有激情,而要把激情和理性结合起来。在我看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深度改革在于更科学、更规范,要更具创造性,也要更具理性。”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提出,所有的课程改革都要为育人模式服务,“各种课程模式、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最终都是为了人。不以育人为根本目的,课程改革还有什么价值?课堂教学改革还有什么意义?”

  以正确的姿势拥抱互联网

  当“云计算”、“互联网+”、“融媒体”等一系列“新事物”纷至沓来,随着科技潮流的漫卷,在学校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绕不过去的话题。

  “我们处在一个变化的时代,这需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线的管理者、实践者,我们的路在何方?”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唐晓勇说,“新时代,技术就像空气一样融入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眼里看到的是教师、课程,但如果没有技术,就会像缺氧一样。”

  信息技术究竟带来了什么?

  山西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正厅级督学张卓玉谈到,“在过去,信息技术更多的是服务于教师的教,教师备课、讲课利用信息技术,但下一阶段的‘信息技术+’,将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最重要的支持。”

  来自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云朵校长”吴蓉瑾介绍了学校正在践行的“云课堂”,印证了张卓玉的判断。比如,关于作业布置,该校依托信息化设备与大数据分析,给不同学生自动匹配不同的练习题,真正实现“分层教学”。

  “40个孩子做的题完全不一样,完全是根据他们的不同学历匹配的,这就是我们最初的云课堂。我们把繁重而复杂的运算、储存任务交给了‘云’,把教师彻底解放出来。”吴蓉瑾说。

  当然,尽管信息化潮流带来了教育的多方面变革,但其本质不会发生变化。正如江苏省教研室副主任董洪亮所言,“在网络环境下,孩子的关系完全变了,班级的概念变了,教学的空间时间变了,这些东西都会导致基本教育观念的变化,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但我还是要强调不变的东西,一定是我们安安静静坐下来就能想得到的那一点。”

  “那一点”是什么?黑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孟凡杰对此的阐释是,“教育的手段、方法、内容、途径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不管现在技术发生怎样的变化,从古至今教育的宗旨和本质都是基于人去研究教育的,只有人的存在才有教育的产生,所以我们讲教育的宗旨不会变。”他认为,学校发展既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做好教育,也要和“融”时代的技术不脱节,否则很难迎接未来教育给学校、校长带来的挑战。

  《中小学管理》杂志原主编、中国教师报特聘专家沙培宁对此表示认同,她说,“我们在使用新技术的时候,走向‘融’时代教育的时候,既要有足够的热情,也要有足够的理性,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先做起来,也要防止工具理性的膨胀和价值理性的缺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稻田里的课堂     下一篇:“教育新闻人”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