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一课程走向可选课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的教育面临着一个从来没有过的社会变化,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响应这种变化,在回应这种变化。教育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滞后性,我们的教育成效,要在十年、十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后才能给予评估。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十几年后我们的孩子能否适应社会的变化,主动应对社会变化?这是教育面对的最大挑战——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需要用什么样的教育完成这个使命。教育有一个稳定的结构,是由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活动体系等构成的,这些体系之间相互捆绑,必须全面突破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

  现代课程体系以科学知识的传授为主导。每个教师都怀着一个美好的理想,希望用最短的时间将更多更好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希望他们能迅速掌握人类最精华的知识,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因此,我们动用了各种各样的资源,从国家政策、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科目设置等,一直致力于这样的努力。

  然而,最好的课程体系什么样?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适用、适应、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程理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统一课程走向可选课程,课程的可选择性是课改的重要方向。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如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择自己的课程内容和方式,这就是课改的方向。

  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教学体系。中国传统教学体系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学习,课堂以教定学。如果课程体系从统一课程向可选课程转变,教学的转变就应该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如何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导者、主人翁?这涉及师生关系的重大改变。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师是主导者、讲授者,是一个无所不能、呼风唤雨的演员。而在新的教学体系中,师生角色要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师要从演员变成导演,学生要从观众变成演员。

  与课程、教学一样,评价也需要改革,评价的改革应该从单一到多元。现在的评价标准虽然不止一个,但实际上,社会、学校、家长最关心的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法宝”。

  教育要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而不是简答地给学生一个定位、一个排名。成绩固然重要,也是评价学生不可抛弃的元素,但成绩并非学生发展中最重要的元素,成绩的高低也并非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完全正相关。因此,考试作为一种选拔手段,虽然目前还不能被替代,但一定要认识到人的多样性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仅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课堂的互动,学生还需要与社会互动。现在,许多学校对课堂以外的活动不够重视,即使有社会活动,基本上也是课堂活动的延伸。社会活动的载体是社团,学校要成立各种各样的社团,而社团一定要让学生自己组织,学校要做的就是给这些社团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走向社会、关心社会,逐渐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课改究竟怎么改     下一篇:让课堂产生“学习场”